源起香港 輾轉台灣 情迷德國 沉澱澳洲 未捨英倫
看一次花開
等一次花落
一個香港人的隨風脈動

2011年12月22日 星期四

這一個台灣

和孩子一起的台灣,
很好玩!

因為是偏安島國,
台灣政府保護漁農業,
務求能夠自給自足,
所以蔬菜甜美, 水果新鮮,
但這些靠天吃飯的,
也面對種種產銷的困難,
所以很多農場都兼營 (或轉形成) 休閒農場,
於是我可以和孩子去採草莓, 摘百香果, 控窯, 挖地爪, 餵鴨, 擠牛奶...

因為台灣的傳統是中國人的小農社會,
小規模的家族小生意小作坊遍佈每一個角落,
但全球一體化,
很多家庭式輕工業式微,
不過有創意的第二代,
又把它們復活成觀光和教育事業,
所以我和孩子,
曾經去學養菇, 在陰暗潮溼, 氣味濃烈的菇場裏轉悠,
去做手工肥皂,
去傢俱工廠 DIY 一個小木琴,
去看檜木精油提煉, 在蒸汽犖繞的作坊裏聞著檜木的香氣,
去做紙, 再剪裁成手工小日記本,
去做陶, 手拉了美麗的水杯,
去少數民族的織布坊, 織了一小塊小手帕,
去牧場用羊毛紡了一條小手繩....

因為台灣人的人文素質高, 租金便宜,
很多藝術家都有自己的工作室,
於是我有機會和孩子,
看到雕刻家朋友近一千支, 令人嘆為觀止的雕刻刀,
看陶藝家叔叔家裏滿山滿谷的作品, 和那壯觀的柴窯,
看手工老師一箱箱花鳥虫魚, 千姿百態的肥皂模子,
看模型發燒友一整層樓房的自製模型屋和模型車,
看插花鄰居姨姨美麗的陶瓷花器和木刻瓶瓶罐罐,
看啫茶如命的老友整套美不勝收的茶具和小器物....

我的台灣生活很多采多姿,
不但智性充盈, 而且韻味無窮.
也令孩子的世界具體和優美.

他們對咀巴裏的草莓充滿想像,
知道上面的陽光和朝露,
也知道牛奶和牛媽媽的關係,
對家裏的傢俱充滿敬虔,  因為看過叔叔的汗水,
把媽媽的香薰油和大自然連結, 知道是花花草草的小精靈跑來家裏,
對那兩米高的柴窯, 充滿好奇的期待,
對洗澡時自家澡堂裏的肥皂泡泡特別鐘愛....

當然,
前題是: 我很有意識的去讓孩子親近生活,
(大部份台灣小孩只是活在功課和考試裏)
我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在虛擬的電腦世界裏沉溺,
和他們一起時, 不必檢查 email 更不用打開臉書.

現代人很虛無, 很孤單,
因為我們吃不出草莓的意義,
也看不到茶杯的靈魂.

我們活在連線中,
連人與人都失去真實的對話情景,
如何能想像身上的毛衣, 跟地球上那一隻羊的關係?
牠活在那一片草原還是那一個籠子,
牠快樂還是悲傷?

作為母親,
我只有一個願望:  孩子好好的活出人生,
而活著的基礎意義, 就是他們和世界的基礎連結,
他們做很少功課, 也不必學圍棋,
但卻忙忙碌碌地對生活充滿驚喜.

前幾天, 我們去一個牧場,
孩子蹲在牛媽媽的屁股旁,
握著牠溫暖濕潤的乳頭擠牛奶,
看到牛奶噴出來時興奮莫名.

我們家因為不喝牛奶,
兒子一直都不喜歡牛奶的氣味, 連嚐一口都不願意,
那天卻把牧場送的一小瓶鮮奶一飲而盡.

他一邊喝, 一邊看著牛媽媽,
滿臉溫柔.....;.


2011年12月11日 星期日

光陰進行式


12月3日,
看完羅大佑的台北演唱會之後,
整整一個星期了,
我還在那個 "光陰進行式"裏.....

所有人都說:  57歲的他, 寶刀未老,
30年的音樂歲月之後,
他回到台北的故鄉,
非常用心用情用每一個細胞,
對待每一個台灣觀眾.
我曾經在香港, 北京, 和上海聽他的演唱會,
但這個台北之夜,
卻有一種獨特但又沒法言說的深情和期許.

一個57歲的歌者給我的,
竟然不是黏膩的懷舊,
而是非常親切和溫暖的未來,
這天晚上,
他由80年代一直唱到今天,
唱盡了所有經典舊歌,
但整個情懷居然不是過去,
而是與時光同步, 浩瀚的未來,
他用未來去呈現他的老去!
才子的人文格局,
就是如此這般的讓我陶醉.

我們大錯特錯了,
他要表述的,
是他的寶刀, 已經漸漸老去!

"老"是什麼?
是光陰的進行式和未完成式....

舊日墨鏡裏深藏的憤怒和孤獨不再,
平光眼鏡後面,
那清清亮亮的眼神,
是老男人和世界慢慢和好,
寶刀不會隨便出鞘更不會亂舞.

12月3日前,
去看57歲的他,
我有一種只爭朝夕, 沒有明天的焦慮,
沒法期待他還會有60歲, 70歲, 80歲的舞台.

但原來,
他逝去的光陰是如此的坦坦蕩蕩.

我放心了,
篤定地等待有一天,
齒搖髮落的我,
在他滄涼沙啞的歌聲中,
老淚縱橫...........................

羅大佑 - 演唱會記者會(Yes娛樂)
 戀曲2100 光陰進行式 演唱會   台北記者會

2011年11月26日 星期六

又到聖誔

台灣和香港,
全年的學校假期總數都是90,
不過香港人重陽節要拜山, 復活節要吃朱古力, 佛誔要阿彌陀佛, 聖誔節要購物, 回歸要哀悼,
所以公眾假期比純種的炎黃子孫台灣多了6(香港17, 台灣11)

於是, 香港的學校假期,
全年的分佈就「散收收」,
聖假和農歷新年兩個長假擠在一起,
相隔很尷尬的兩三周,
老師們為了不讓小笨友由十二月中就進入holiday mood,
總是把大考放在兩個假期中間.

所以在香港, 主耶穌基督誔生的目的並不是要拯救世人,
而是要折磨童鞋們,
聖誔節的兩周是「用來讀書的」,
百貨公司閃亮的燈飾和連環滾動播放的「蒸糕啤」,
對香港小笨友來說,
就像人快死的時候, 身邊一個嬉皮笑臉的小丑般可惡。

每年十二月,
都會有香港朋友帶著孩子來台灣我家渡假,
今年有個臉書上的疑似朋友說要來台灣找我,
然而請我建議一些休閒農場之類, 比較「靜態」的行程,
不會讓孩子玩得太盡!
因為放完假要大考,
不能「玩得太創」, 否則會太「心散」, 會「收不回來」讀書云云

因為近來諸事太忙兼年老力衰體力不支,
對於這種接近「智障」的概念,
我徹底失去應付的能力和耐性,
只能請她帶孩子去中國大陸耕田,
又田園又勞動,
玩中有酸楚, 笑中有淚, 苦中作樂.

假不能好好放, 放個屁算了,
什麼叫做心散呢?
放假心不能散, 要結成一塊嗎?
耶穌基督知道香港小孩的聖誔意義,
一定會再爬上十字架上放聲大哭。

我的孩子沒有聖誔假和復活假, 
他們有寒, 春, 暑, 秋四個大假, 
分別是3周, 2周, 6周, 1周, 
假期是大地春夏秋冬作息的自然節奏, 
是小小心靈的沉澱, 也是釋放,
是休息, 也是玩樂.

放假只是團體日子的一個頓號,
無論大人或小孩, 
日復一日的在二三十人裏, 
是需要區間的, 
長假期是他們回歸自己的機會, 
是自己和自己,
自己和手足, 
自己和父母的深切交流和互動. 

現代人分不出官能刺激的high和心靈的"快樂"(或喜悅),
孩子在狄士尼玩得很"開心", 是high, 
在畫天際的一抹彩虹, 在河裏抓魚, 在沙灘上堆沙, 是快樂, 是喜悅, 
我的孩子放假無時無刻都在玩, 
他們會靜靜地把玩他們喜愛的圖書, 或是陶土, 洋娃娃, 
也會吵鬧不休地追逐, 
我希望他們能聒噪地 "快樂", 
也能靜靜地 "喜悅".

世界愈來愈叫我孤單,
莫名其妙和巔三倒四的邏輯天天湧現,
令我目不暇給也招架不住, 
走在另類教育的路上亦倍感蒼涼.....

2011年10月25日 星期二

可頌和拿鐵

因為一些小固執小堅持,
我常常是一個土包子......
昨天,
我頭一次踏進台灣的 "星巴克" ,
幾個台灣朋友嘖嘖稱奇,
完全拒絕相信我這個對於她們來說,
充滿國際視野的後殖民地人,
三年來沒有光顧過這裏的星巴克!

台中是個咖啡館和餐廳的天堂,
租金便宜, 台中人相對悠閒,
街頭巷尾的咖啡館有波希米亞的, 有裝模作樣的, 有樸實誠懇的, 有小資情調的....
我的選擇何其的多, 何其的豐富多姿,
無論如何我沒想到要光顧星巴克這種侵略全球的惡霸.

可是, 我昨天和朋友相聚的星巴克,
早上十點,
莫名奇妙的座無虛席, 生意好得令我十分困惑,
服務員咧著咀很美式很誇張地歡迎我,
我卻呆在玻璃柜前不知所措,
因為那些食物名稱太扯了,
我讀著讀著忘了自己想吃什麼,
司康, 可頌, 貝果, 瑪芬,
老天,
Scone, Croissant, Bagel, Muffin,
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
字正腔圓地克服了用國語唸著 ""....."" ..... 的別扭,
然後白白痴痴的自個兒笑起來,
服務員狐疑地看著我, 然後問我要什麼飲料,
這次我倒是自在的叫著熟悉不過的 "拿鐵",
盛惠NT$198 (HK$52)
, 太貴了!
我又極為土包的在心裏嘀咕:
"NT$198....可以在這裏的高檔餐廳吃一個十分體面的商業午餐連美味的香醇咖啡."
這星巴克的"可頌""拿鐵"真是他媽的見鬼!

我的台中住所附近,
這一年來連續""了幾間星巴克,
真的是"", 不是"",
那是一幢幢完全獨立而建的星巴克建築物,
霸氣, 時尚, 充滿建築感, 美侖美奐,
看著服務員昏頭轉向但卻嚴謹精密的操作流程,
再看四周的佈局和設計,
我就完全明白這種 "濃縮咖啡要煮23, 拿鐵的牛奶至少要加熱到華氏150, 但是絕不能超過170, 咖啡豆包裝的標籤, 一定要貼在星巴克標誌上方1英吋半的地方"...等等
所要販賣的所謂全球化的"咖啡體驗",
到底玩的是什麼把戲.

因為打從心裏討厭,
所以我完全沒有興趣探究星巴克成功的原因,
正如早一陣子我沒有半點興趣閱讀賈伯斯 Steve Jobs 如何 "偉大" 的原因,
去年在歐洲探親,
無論是大英博物館或科隆大教堂,
總之任何名勝入口那無一例外的星巴克就令我無名火起,
就像香港地鐵上人手一phone的令我悲涼.

也許是我對生活原則太沉重,
也許是我太個人主義, 太偏執太討厭權威,
在台中星巴克明亮的落地大玻璃旁,
在舒適的沙發椅裏,
和朋友言笑晏晏的同時,
我咀吧裏的 "可頌" 真是味同嚼蠟,
那重得要命的大 "馬克" "拿鐵" 也令我的咖啡粗糙無比.

NT$198的撈什子 "咖啡體驗",
根本沒有任何讓我再去重覆的理由






2011年10月15日 星期六

一月的顏色

眾所周知,
台灣有兩種顏色 : 藍 與 綠,
明年一月的總統大選,
我這個歪打亂撞的香港人,
手裏也有神聖的一票,
在台灣,
有票不去投, 簡直是個不具備現代文明基因的草包,
放棄 "前途自決" 的權利,
很丟臉的,
所以好歹也得挑個顏色.

不過, 無論藍或綠,
中間還有深藍, 淺藍, 深綠, 淺綠,
或者深中帶淺, 淺中帶深, 略深或略淺...... 諸如此類, 複雜無比....
搞得我本來的大近視幾乎再加個色盲,
不過我這個香港來的, 有"回歸"十四年的悲慘經驗,
藍色的大一統強國思維當然令我毛骨聳然,
所以挑起顏色來, 幾乎可以用屁股而不必用腦細胞,
綠色綠得再瘀再混濁再醜陋,
不賣中共的帳, 橫曲直豎都比較有前途有希望,
何況有 English Choi 蔡英文這個非典型女人.

她做民進黨的黨主席,
時常令我想起埃及的獅身人面,
用人的理性去馴服一頭野獸,
或者是一個穿著華貴晚禮服的潑婦,
用冰冷去駕馭粗鄙.

陳水扁的貪瀆遺孽, 劇毒萬分,
圍著蔡英文的, 是一堆張牙舞爪的民進黨派系元老,
那是一個以對抗, 悲情和族群仇恨意識為訴求的政黨,
她居然還可以氣定神閒, 從容不迫,
連施明德以她單身未婚的性取向來揶揄她,
她都能夠四両撥千斤.

蔡英文每次論政,
(尤其是那一次和馬英九在電視上的辯論),
都讓人看到她舖陳政治思維的努力,
那種堅持專業, 用心論理的學者態度,
理直氣壯卻又心平氣和,
穩穩的守著立論的精密邏輯卻不失銳利的風骨,
和民進黨一貫煽情媚眾的語言模式大相逕庭,
她用溫和, 說理的風格,
徹底巔覆了這個專門鼓譟民情, 炒作詭辯, 攏賂信眾, 區隔假想敵人的政黨,
不但重建這個千瘡百孔的廢墟,
還賦予一道浴火重生的光芒,
是個才華橫溢的女子,
不過仍然在一個大中華的惡俗裏.

經過一輪的政黨更替,
台灣人的政治水平也真的提昇了,
阿扁傷透了很多支持者的心,
很多像我一般 "師奶論政" 的小英粉絲,
都打從心裏知道台灣政治生態的險惡,
蔡英文的個人形象和風格,
雖然塑造了一種難以言說的政治魅力,
但魅力歸魅力, 實力歸實力,
蔡英文的政治魅力,
只是給我們這些沒有其他選擇的選民,
一個較大的期待, 較多的可能性, 較濶的想像空間而已,
誰都不寄望她是打救世人的宙斯女神,
選她, 只是給她一個機會,
就是這麼一回事.

2011年10月8日 星期六

做個穩奴隸

老媽以前住橫頭磡,
對獅子山情有獨鐘,
當一幢二幢大樓愈迫愈近,
不但截斷獅子的手手腳腳,
還愈起愈高的擋去獅子守護維港的視線時,
她就不時感嘆: 香港遲早行衰運.

林瑞麟民望愈低, 升官愈高,
垃圾政權之垃圾程度, 曠古爍今,
今日香港之 "衰" , 大概已經衰無可衰,
小女子唯一的希望,
就是衰到貼住地下之後,
能夠反彈回來.

然而, 老媽不是迷信先知,
香港的衰運, 實情是歷史的必然,
因為"命運", 或 "國運", 或任何東東芫茜葱的 "運",
都是因為 "格",
主宰一切 "運"的, 是 "人格", "國格", "校格", "黨格".......

魯迅說: "中國歷史上, 只有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
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
而中共領導人也深明管治這個奴隸民族的三味,
告誡洋人:  "中國的人權, 就是吃飯權."

香港英殖才百多年,
制度理性多少懂一點,
但政棍們操弄權術,
等待外傭居港權這個政治籌碼,
等得像一泡尿憋瘋了一樣,
判決一出, 政府還未知道上訴是否得到接納,
就一仆一蹗的飛撲出來抽水,
恫嚇港人, 我們"豪唔起", "養十幾萬外傭唔起",
鼓動香港人要 "愛護" 香港,
捍衛有飯食, 有工開的生物權利.
香港人不必港人治港, 而是闀人自閹,
中央要盡快干預, 以人大為至高的真理,
審議和制度理性?
放屁!!
"沒飯吃還充法治人權的大頭鬼!"

香港人體現了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裏,
徹頭徹尾的俗世功利主義,
中國人沒有世俗生活以外的 "超越意識" ,
不明白什麼是 "終極關懷",
一切以"身"的安頓為依歸,
造成"有一口飯吃就行" 的極端世俗化人生態度,
中國人最大的願望,
就是魯迅所說的: "但求做個穩奴隸".

中國專制政治三千多年,
奴隸傳統和專制政權互為表裏,
而歐洲大部份的封建政權只有幾百年,
他們的民主憲政,
由文藝復興到法國大革命,
搞了三百多年才臻完善,
還要有希獵形式理性和宗教原罪論為基礎,
所以是完全兩種不同程度的文明進程.

奴性中國人和香港人所關心的,
是人類最基本的生理需要,
低頭扒完飯之後,
稍稍有智商的, 會抬頭看看主子有沒有施捨一點自由和人權,
其他的就去 "拉" 和 "睡".
高階文明的人,
由生理需要,
很順理成章地提昇到精神和自我需要,
用自由, 人權和法治來自己掙飯吃,
並以此捍衛掙飯吃的普世平等權利和價值.

在城市論壇裏,
人權監察的羅沃啟先生,
愈講愈氣短,
愈講愈孤單,
他要對著只有胃袋和肛門的人,
解釋屬於腦袋的"精神核心價值",
真是吃力透了,
我在電腦前看得背脊直發涼,
唯有心裏頭安慰羅先生:
"算了吧, 文明進階不同,
就像一隻馬騮要教一隻狗用手指剥香蕉,
是徒勞無功的!"

2011年10月2日 星期日

便利商店

台灣是全球便利商店密度最高的地方,
大約每2,500人有一間, (香港約6,500人)
即是說, 人口約四萬的太古城 (或美孚) 如果在台灣,
屋苑裏會有 16 間7仔和OK !

可想而知,
密度愈高,
便利商店就愈便利,
最終的結果是囊括了現代人一切生理上心理上生活上,
所有狗屎垃圾的便利需要.

本著地球人的良知,
我長期抵制見鬼的連鎖店,
在台中生活,
最讓我輕鬆愉快的就是那些連鎖超市連鎖百貨連鎖餐廳,
連來連去都連不到我,
光是這種社區消費的心情就讓我感覺良好,
益壽延年.

然而,
這些舖天蓋地的便利商店,
卻完全穿透我的生活,
那並不是我的物質消費生活,
而是我作為一個都市人具體要"操作" 的生活 ,
我可以不買它們的東西,
但我卻不可能不入去"辦事",
甚至不可能在日常生活的語言中不提及它們,
因為我和台灣朋友的約會地點, 行車路線,
常常都是以便利商店所在的位置來做方向座標的.

我去便利商店交水電瓦斯電話保險.....
維持我的基本生活機能,
這些定期費用,
月經似的,
遲個十天八天就令我神經緊張,
因為總是又封又截又鎖, 紅色警告連連!
(台灣公營事業以前都是國營的, 官府習氣極重 )
相比之下, 香港的水務署, 電燈公司和煤氣公司等等,
真箇是觀世音菩薩,
所以我這種人在台灣,
如果沒有便利商店繳費的便利,
一定會活得狼狽不堪, 焦頭爛額.

可是, 便利商店的便利繳款,
已經遠遠超出這些經常性的公共服務,
如果我想搭火車想聽馬友友想看賽德克想看動畫清明上河圖,
想影印想傳真到香港想提款想訂書訂雜誌訂布料毛線等等任何太陽底下的東西,
大部份宅急便公司都和便利商店掛鉤,
在那裏交收和付款,

不過, 便利商店真正征服全台灣社會的,
是那些洋洋灑灑, 中西日韓, 氣象萬千的便利餐,
我從小因為受老媽三餐的愛護  
光是看到那些便利餐就令我倒八輩子的胃口,
但台灣朋友個個都是吃便當長大的,
(傳統學校早習和晚習一日起碼兩餐)
我許多高貴典雅的上班媽媽朋友,
都是便利商店裏的便利餐消費群,
更不要說年青人, 獨居的單身男女和無飯夫妻.

這些便利餐,
事實上已經薯片化, 或者零食化,
台灣人三時五刻就入去祭一下五臟,,
飲食隨時間的便利而"便利"起來,
三餐的觀念愈來愈模糊.

和香港侷促的環境不同,
台灣的便利商店,
(除了台北),
很多都有寬敞明亮的空間,
舒服的桌椅,
清潔衛生的廁所,
甚至有電腦可供上網,
有報章網誌可以瀏覽,
便利男女可以便利地邂逅,
便利地買個避孕套,
便利地訂房間去睡,
便利地去玩去看電影,
便利地結婚,
然後便利地打發孩子到便利商店去覓食.

深夜的便利商店更是乖乖的不得了!
那是任何一個社區的聖殿,
活像一盏明晃晃的捕蛾燈,
午夜上網的宅男宅女遊魂族,
夜貓工作族或消遣族,
在拍拖或剛做完愛的月光族,
都會四方八面的從各個角落滙集到便利商店裏,
尋找各自的補給品.

便利商店,
是我客居台灣的一部天書,
一個解讀台灣社會,
連結這個便利時代的定位解碼器.

2011年9月22日 星期四

幾分鐘的溫柔

我的爸爸溫柔敦厚, 媽媽剛烈火爆,
結果,
爸爸早死, 媽媽八十歲仍然登山涉水, 健步如飛.

我很懷念爸爸,
常常想,
我會溫柔而早死, 還是剛烈而長壽.

坦白說,
活多久我沒有意見,
也輪不到我有意見,
但 “性格決定命運”,
不是嗎?

女人做情人時最溫柔,
做老婆和母親的時候,
間歇性的狂燥症發作在所難免,
這些角色, 尤其是母親,
令女人常常在溫柔和狂燥之間擺盪,
精神分裂.

兩年前, 兒子上小一,
每天早晨常常因為要趕校車而峰烟四起,
匆忙的節奏令我好些教養的堅持都受到考驗,
抓狂時也會禁不住咆哮.

幸好,
性格的缺憾裏包含敏銳的神經,
多年來看小孩子(尤其是嬰兒)睡眠的樣子,
總有無言的感動,
那是一種相常純淨,
心無掛礙, 天人合一的狀態,
所以也深信從睡眠中甦醒,
是很神聖, 很重要的一刻.

幾乎每天早上, 我都會被這種狀態完全吸引,
他們睡著的樣子, 令我油然的生出萬般慈愛,
那是我溫柔得一榻糊塗, 臉目全非的幾分鐘!

孩子因為作息固定,
七點左右都會慢慢醒來,
根據Anthroposophy,
人有十二個感官,
而其中我們比較熟悉的是視覺, 聽覺, 嗅覺, 觸覺,
每個人早上起床,
感官要一個一個的慢慢啟動,
用鬧鐘吵醒小孩,
是用聽覺把他們的意識 “嚇” 醒.

因此,
這兩年來,
無論早上的時間有多逼迫,
我都很敬虔, 很在意這一個甦醒的過程,
我低聲地啍著歌,
輕手輕腳地打開一點點窗簾
讓光透進房間,
也輕輕的東摸一下手, 西摸一下腳,
撫一下他們的臉龐, 攏一下他們的頭髮,

看著孩子睡著的臉容,
我回到感官世界裏最單純的面貌, 最率真的感覺,
相信用任何一種感官去喚醒他們,
都十分粗暴無禮,
因此,
我的溫柔是如此的情不自禁,
如此的理所當然.

輕輕的觸覺,
輕輕的聽覺,
輕輕的視覺,
當然,
如果我家在樹林裏,
我還會打開窗戶把大自然的氣味迎進來,
聞著好味的晨曦醒來是很美妙的.

我在母親的狂燥陰影裏,
戰戰競競地督促自己為人母親的修煉,
在父親殘存的記憶中,
把他溫潤慈愛的眼神定格反芻.

早晨的幾分鐘,
我喜愛凝視孩子,
在凝視中每每有一種醒覺,
一種孩子由我肉身而來,
天行健, 生生不息的敬畏.

感知的靈性把人類從動物世界中區隔開來,
保護孩子的十二個感知發展是我整個教養的主題,
只是沒想到在過程中,
我竟然愈來愈親近逝去將近二十年的父親.

那幾分鐘的溫柔,
原來,
充滿天命的情懷.....

2011年9月3日 星期六

內褲

暑假前,
兒子的老師照例給他們一些 "暑期作業",
昨天兒子開課,
要和大家分享暑假生活和這些 "暑期作業".

"作業"的其中一項,
是 "每天自己洗內褲",
兒子沒有做,
因為,
我從來沒有給孩子們穿內褲.

這其實是我這些年做了老媽之後,
百思不得其解的事,
請問: 小孩子為什麼要穿內褲?

之前在幼稚園,
常常看到小朋友在折騰兩條褲子,
尤其是那些三四歲的
小手小腳東拉西扯半天,
總是外面拉好了, 內褲還在膝蓋.

我從來沒有想過要給孩子穿內褲,
因為我抓破頭皮也想不透,
它們除了給小孩和媽媽添麻煩之外,
到底還有什麼功用.

為此,
我幾年前曾事先做了一輪 "內褲" 的發源, 歷史, 作用等等的功課,
然後跑去和校長討論,
請教她小孩子為何要穿內褲.

根據維基百科:

Underwear is worn for a variety of reasons. (1) They keep outer garments from being soiled by perspiration, urine, semen, menstrual blood and feces. (2) Women's brassieres provide support for their breasts, and (3) men's briefs serve the same function for the male genitalia. (3) A corset may be worn as a foundation garment to alter a woman's body shape.

校長是個資深的教育家,
聽我煞有介事的談內褲,
瞪著眼睛看了我一回,
然後哈哈大笑,
她說從事幼兒教育二十年,
頭一次想到這個問題,
(其實是因為她單身, 不是媽媽)
她很同意我的看法,
所能想到的唯一"作用",
是讓孩子 "社會化" 的一個過程!

這個 "社會化" 常常令我很生氣 ,
因為孩子社會化, 往往就是提早 "成人化" ,
內褲的功用,
除了以前外衣 (尤其是寒冷地方) 洗滌不便,
完全是針對性器官發育以後的衛生 (女性) 和保護 (男性)而產生的,
小女孩沒有分秘物,
小男孩的小雞雞只有一兩公分,
父母給孩子穿內褲,
完全是人做我做的行為,
我曾經因為說這話被一堆媽媽圍攻,
說女孩穿裙子當然要有內褲,
男孩的褲子有拉鍊,
沒有內褲會夾傷小雞雞.

問題又來了,
小男孩的褲子為什麼要有拉鍊,
成年男人褲子的拉鍊,
是方便小便時不用解褲子鈕扣,
直接把東西掏出來,
小男孩小雞雞一丁點,
根本沒有長度可以伸出來,
我仔細研究過兒子的發射過程,
發覺褲子拉錬十足十是 "阿茂整餅",
最好的褲子式樣是 "睡褲",
一拉下來又乾脆又舒服,
所以後來我給孩子買布料自己動手做褲子,
結果兩個孩子只愛穿媽媽牌,
因為其他褲子又囉嗦又不舒服,
孩子天生的智慧就是比成年人高.

至於小女孩穿裙子,
在我看來,
除了滿足母親打扮小女兒之外,
(男女性別意識的分別不應在幼兒時期喚醒, 日後有機會另述)
只會讓她們跑跳溜滑梯爬樹不方便不安全,
膝蓋天天開花, 也招惹蚊叮蟲咬,
當然,
現在的幼兒教育是關在冷氣課室裏圈養,
不必跑跳不必爬樹不必接觸大自然,
穿晚禮服也沒關係,
教育畸形,
社會集體白痴.

我們最喜愛把小孩'"社會化", 或者"成人化",
所以小童的服裝設計很多都有問題,
它們是小成人服, 不是小童服.
不久前到朋友家裏拿二手衫,
發覺一大堆"時尚的低腰褲",
除了覺得設計者 "戇居",
實在不明白為何會有家長花錢去買!

回到內褲,
很快會有一天,
兒子會給我要內褲,
女兒會給我要胸罩,
我很樂意等待他們成長,
他們會慢慢看到自己的需要,
或同儕的壓力.

在此之前,
他們的褲襠裏空空空蕩蕩,
輕輕鬆鬆,
快樂無憂!!

.

2011年8月30日 星期二

小枕頭

女兒小一,
從幼稚園慢慢過渡到小學,
老師中午讓他們在書桌上小休十五分鐘,
睏的孩子不小心就會睡著,
不睏的就聽老師哼著溫柔的歌.

今天整理她的書包,
原來她把每天帶著的一套替換衣服,
塞在放餐盒的 "柿子袋" 裏,
做了一個舒舒服服的小枕頭!
美麗得無以復加,

我抱在懷裏半天,
愛不措手......

餐盒袋小休時變小枕頭, 很靈活的小腦袋


2011年8月23日 星期二

書包裏塞滿媽媽

女兒明天開學, 做小一新鮮人, 
這幾天把我忙得腰酸背痛, 老眼昏花,
織織復織織,
一針復一線,
終於完成部份開課用品:

 笛子袋:  有機棉線, 是上次歐遊時買的, 內層再加棉布, 五音笛是女兒第一個樂器, 會每天插在背包側袋, 木製五音笛常受碰撞會走音, 所以要好好保護.
  
蠟筆袋 : 有機棉線, 底部紥實, 上半部疏孔, 方便打開   (見下圖)

蠟筆袋內部:  有機羊毛布 (不是化纖不織布, 手感完全不同) , 12個小圓筒逐個剪裁縫製,  非常l費工, 高矮參差是故意的, 我告訴女兒那是蠟筆小樹林



打開是桌子上一朵綻開的花, 網狀提袋容易褪下, 蠟筆一目了然, 方便孩子拿取
 

餐盒袋:  (台灣叫柿子袋), 簡單易做, 十分好用, 我有大大小小五六個, 放水果, 麵包, 零食, 或者杯碟雜物, 少用很多膠袋.  這塊客家大紅花布, 喜氣洋洋, 是做女兒褲子剩下的碎布, 她非常喜愛.


蠟磚袋 : 是我十分得意的設計,  外層綠色有機羊毛布, 內層粗麻布, 兩者互相配搭, 盡顯兩種布料的優雅, 簡單的式樣柔美耐看, 是小孩子最需要的視覺感覺


扣子是兩隻小兔, 來自麗江的一位手作姨姨, 是高檔次, 有韻味的天真可愛, 小兔的位置和方向, 女兒很有意見, 最後決定面對面, 方便牠們聊天 
12塊蠟磚分放12個小格, 羊毛布厚, 尺寸很難拿捏, 要用大量珠針固定, 不小心被刺了好幾次, 做到我手指掛彩, 額頭掛汗



  


未完成的,
還有手工袋, 室內拖鞋, 作業套.
真是樂此不疲.
皆因孩子每天都能看到手作之美,
也彷彿書包裏塞滿媽媽.

這個年代,
器物, 當思來處不易,
她會相信自己的小手,
也能成就平凡的,
或非凡的一切.

2011年8月9日 星期二

卑微的願望

在香港, 我住過黃大仙, 沙田, 屯門, 南丫島, 大埔,
每一個地方都在急速變化,
黃大仙徒置區重建的那個十年,
我不在香港,
沒有見證推土機如何埋葬我的全部童年,
灰飛煙滅, 了無痕跡的昔日黃大仙,
讓我的童年失去許多依靠。

於是我牽著孩子倆,
細細的在今天的黃大仙轉悠,
找到警署, 黃大仙廟, 兒時的幼稚園, 小學,
還有摩士公園, 彩虹公園, 大坑渠.....

小女兒比照她現在的生活, 不斷問我許多小問題,
她每天要澆花, 問我在那裏澆花,
她每天要擁抱老師, 問我的老師在那裏,
她每天早晨要唸一首季節的詩, 問我的詩是不是跟她的一樣,
她每天要負責照顧同班的一個三歲小男孩吃點心和午餐, 問我要照顧誰,
她每天要和同學爬樹, 問我最喜歡和那一個同學一起爬樹, 爬那一顆,
她常常要檢東西做手工, 問我在那裏檢, 有沒有美麗的小種子。

回憶, 分佈於實物而連繫於內心,
從過去的黃大仙廟到今天的大埔墟鐵路博物館,
說不上恆久不變,
但卻是我在走馬燈世代裏,
用來安頓身心的東西。

這些古蹟古物,
像一小顆一小顆珍珠,
把我的過去, 今天, 以及孩子串連起來,
沒有歷史的城市, 就沒有社會文化的垂直連結,
蒼白而膚淺,
沒有回憶的人生, 就沒有生命的層次和立體感,
自我意識單薄而虛空。

一個城市的韻味,
一是靠她過去的文化和建築遺產,
一是靠當代人的藝文創意,
這幾年出入倫敦,
雖然很痛恨所有名勝古蹟前的星巴克,
也婉惜好幾個小書店的消失,
但對於倫敦市政府謹小慎微的立新, 卻不破舊, 非常折服,
新倫敦有一系列美侖美奐, 充滿現代感的時代建築,
但舊倫敦的古典美麗一如往昔, 連一顆小樹也用心維護.

新舊不但兼容, 還互相增輝,
走在倫敦街頭, 常常會被一塊小石碑上的銅字感動,
知道自己偶遇迪更斯曾經小住的房子,
或者踏著他和情人常常散步的地方!

殖民地一百五十年的香港有獨特的文化魅力,
不過粗糙的香港人目空經濟以外的一切,
近三四十年的城市發展橫掃一切歷史,
前些時大家才為時已晚的送別天星和皇后碼頭,
但我已逝的父親,
當年就曾經為清拆尖沙咀舊火車總站而長嗟短嘆了好一陣子,
那是一幢多麼美麗優雅的紅磚英式建築物,
蘊含多少豐富動人的大時代故事,
我總是無法想像用尖沙咀文化中心來代替那舊火車站的荒謬,
那火車總站不就是最文化的東西嗎!

古蹟七零八落的香港,
失去歷史的韻味,
卻同時間沒有被現代的藝文創意支撐起來,
高昂的租金, 摧毀許許多多的可能性,
西西說她早期寫東西得坐在馬桶上,
我的陶藝家朋友為了工作室的租金而超時工作,
得用睡眠的時間來創作,
商店更不必說,
連放一個盆栽都很奢侈,
一切都要為生財讓路。

支持興建高鐵的人,
不斷恫嚇我們,
不連接大陸的話就會把被邊緣化,
是的, 我們一直在邊緣化自己,
因為一個由大財團和中央政權操控的社會,
會逐漸失去一切民生的活力,
失去一個有格局的城市的重量和質感。

經濟, 誰都可以超越, 複製,
唯有社會文化可以鞏固任何經濟的成就,
邊緣化的因果關係是政治和社會,
而不是交通工具!

我對香港總有很多祝福,
尤其在牽著孩子的時候,
他們混雜的血統,
無可避免的會在成長過程中, 充滿身份認同的困惑,
可見的命運也會有很多飄移,
香港是他們其中一個家,
這個家殘存細細碎碎的珍珠,
所以每次帶他們回來,
我都會用心的去編織,
用心的去講故事,
把這一串珍珠送給他們,
讓他們在其餘的人生裏,
細細把玩,
或許,
也會連同其他地方的珠串,
用心琢磨.

這是一個母親的卑微願望。

.

2011年7月28日 星期四

兩顆藥

我已經無法消化高鐵的新聞了,
甚至無法消化我的晚餐.

和大部份人一樣,
我起初是驚愕,
但接下來這幾天, 我非常難過.

這個國家,
淪落至如斯田地,
政權是元凶, 但共犯呢?
中共該死該亡,
然而,
死後亡後,
為什麼我只能想像到一片荒涼的廢墟!

該罵的都有人罵了,
我傷心的是這個文化的痼疾,
蘇維埃共產黨的馬列唯物論, 無神論, 鬥爭術, 反禮教的無產階級論.....
遇到中國文化的儒家功利主義, 兩千年的封建傳統, 小農經濟, 醬缸文化.....
真是一個人類文化史的可怕災難,
兩者結合起來的化學作用,
再加上物質化的後資本主義時代全球化經濟發展,
把中國在短短幾十年之內,
由所謂的文明古國,
質變成為一個醜陋乖張的 "新中國",
讓我對這個國家的未來,
徹底絶望.

共產主義和中國深層文化的交互融合,
前者是籐蔓, 後者是土壤,
開醜陋的花, 結惡毒的果,
我住在台灣,
不時看到孫中山先生的遺像,
雖然也喜歡他的民族, 民權, 民生,
但也常常忍不住喃喃自語,
這民族到底是那門子的"民族"?

台灣的民主蓽路藍縷,
中共的威嚇和偏安政權令本土意識逐漸覺醒,
然而也引發省籍裂痕,
令他們民主的道路一步一崎嶇, 陣痛連連.

但行行重行重,
艱難地走到今天,
反對黨已經有一次政權的更替,
議會不但告別肢體格鬥,
還可以看到蔡英文論政的泱泱大度,
台灣人的政治能力,
在民權民生的基礎上, 天天操練.
幾十年來的小島邊陲偏安,
剛好作為民主憲政的實驗場,
雖然也很齷齪酸臭,
好歹也像香港百多年的殖民歷史一樣,
成為未來的一個意外根據.

半截高鐵車身從天橋上八十度懸垂,
以及怪手掩埋殘骸的畫面,
令我作嘔也令我十分憂鬱,
我得散步做瑜珈看小說喝紅酒吃朱古力冰淇淋,
也得為香港自治打氣, 為台灣獨立吶喊.

這兩顆葯,
這幾天在治療我的憂患症!

.

2011年7月24日 星期日

香港書展

離開香港之後,
特別喜歡回去趁墟,
六四晚會, 七一遊行, 年宵花市,
甚至維港煙花, 花車巡遊, 新工展會,
當然還有書展.

我其實怕迫,
但活在台中, 舒舒服服, 無處可迫,
回香港迫, 是我一小時飛機的近距離港式鄉愁,
香港朋友和台灣朋友都以為我腦筋歪掉, 或者窮極無聊,
"前世未迫過", 自討苦吃.

實情是我特別喜愛在這些人群活動中, 感受香港的脈動,
那是一種班傑明的城市漫遊者態度,
一個人,
高度的參與, 卻又絶對的疏離,
是一種奇特的超時空享受.

香港書展, 尤其詭異,
它明明是文化活動,
卻又粗鄙喧嘩,
嫩模賣肉寫真的對面, 是北島的詩集,
左邊李敖在探討 "中國知識份子的走向" , 右邊卡通人物在叫賣CD童書,
這裏一個大叔在斥喝兒子 , 那裏一個儒雅的先生在埋首沉思,
置身其中, 我常常覺得又後現代又超現實,
忘了要看書, 還是要看人,
要瀏書買書, 還是要咀嚼浮生.

這就是香港,
她從來都是這副德性,
張愛玲穿著高雅的中國旗袍在港大裏講英文, 在家裏寫中文小說,
鄧永鏗抽著極品貴族雪茄, 送上海灘的珠寶盒給戴安娜,
IFC 裏, 有阿婆扛著燒豬元寶, 趕往長洲拜神,
在銀行股票機熒光幕前, 有大嬸要擲聖杯問卜,
我的母親堅決為澳洲回流的姪兒, 行潮洲男孩十五歲的古老成人禮!

這個城市, 就是這樣,
雜得十分離奇, 常常有出人意表的組合,
可是沒有人刻意行為裝置, 故作高深,
全部都是意外, 也是必然.

香港書展,
當然也充滿這種港式的離奇組合,
它落在 "貿易發展局" 手裏,
離題萬丈,
令人抓破頭皮,
貿發局年年都會出點大大小小的洋相,
但一眾文化人如梁文道馬家輝,
雖然一邊罵, 但也一邊宅心仁厚的替它張羅出力.
令人意外的是,
周啟良 (貿發局副總裁 ) 以港官難得一見的率真說: "大家有誤會, 我們不是文化機構, 是貿易推廣機構",
但 "畀人鬧得多, 現在我們要有文化使命" !

在香港,
月亮隨樓市陰晴圓缺,
人們隨股市悲歡離合,
銀行家出身的周sir, 不談樓市股市談書市,
還說要有文化使命,
把我嚇得哈哈大笑.

香港,
還有一百個令我喜愛的理由!


(說了半天, 這一年的書墟我沒趁著, 頗失落的 !)

.

2011年7月17日 星期日

東方之珠

我有一個很經典,
「香港」 得一榻糊塗的 「香港經驗」 :
在紅館和羅大佑一起唱 「東方之珠」.

他用蒼茫卻又浪漫的歌詞,
五音分解和聲的優美旋律,
以及許多對香港命運的溫柔叩問,
才幾分鐘的萬人合唱,
就讓我這個香港人的身份和情懷,
終身確認 ...




你也許不知道,
香港九七回歸典禮,
TVB馬拉松式的新聞報導,
穿插的音樂背景歌曲,
是羅大佑的 "往事2000" .

一九八七年,
這個「黑色的叛逆者」 出走台灣, 輾轉紐約,
然後說 「找到香港這個介乎台灣和中國之間,
一個時空開濶的回旋空間」 . ( - 羅大佑)
八九十年代的香港, 是一個 「修成正果的雜種」,
那時候的香港 「自我感覺良好, 喧嘩生猛, 敢為天下先」, ( - 陳冠中)
於是他決定在香港開拓他的音樂世界,
一直以來,
他常常在訪問中, 描述香港這個城市對他創作上的重大意義.
並把這一腔和香港人血脈共流的情懷,
化作這一首動人的 「東方之珠」.

叛逆,
如果沒有工具, 就只會剩下粗口,
沒有關懷, 就只會剩下頽廢,
沒有地圖, 就只會剩下迷失.

羅大佑的工具, 是他那卓絕的音樂和文字才華,
他的關懷, 是家事國事天下事,
他的地圖, 就是他不斷開天闢地的創作彊土.
他賦予流行歌曲一個全新的意義,
用魯迅那樣嚴肅的原因,
一把擔起社會批判和哲思的重擔,
證明流行音樂是可以十分文學的, 而且充滿承擔!

大部份的明星, 為了怕影響市場, 都會避談社會政治,
羅大佑相反, 他的宣傳訪問常常會愈扯愈遠,
要訪問他, 不可能用娛樂記者, 得請文化版的資深大將.

人到中年, 回頭看他年輕時的偶像,
總會覺得蠢得要命,
但對於羅大佑, 我從來不會,
我很迷他, 而且很認真地迷了二十年.

我最近很政治化,
在這個世事紛擾喧鬧的當下,
羅大佑的歌給我一種慈悲的安定力量.
匆忙的你,
再聽一次好嗎?
這一次是群星版,
一群台灣歌星從街頭滙聚到維多利亞港, 和聲高歌,
充滿對這個城市的浪漫祝福,
也請你細看那些大城小事的畫面,
羅大佑把它們串成一幅長長的香港畫卷,
任思緒流轉,
任往事紛飛...............



( 附   :   去年為了他和2位歌星去上海 :
上海日記 (之一)  http://peanut99.blogspot.com/2010/11/blog-post_15.html
上海日記 (之二)  http://peanut99.blogspot.com/2010/11/blog-post_20.html
上海日記 (之三)  http://peanut99.blogspot.com/2010/11/blog-post_25.html  )

2011年7月15日 星期五

向縱火者致敬

人民力量的「天下圍攻立法會」,
來自2006年台灣「天下圍攻總統府」的倒扁運動,
施明德是政治老手,「天下圍攻」取材自孔子的「大道之行也, 天下為公」,
有種兵臨城下的澎湃感,
是個精彩的運動口號,
結果當日有150萬人參加,
台灣政府要出動4萬軍警,
是民眾運動驚心動魄的歷史性一天。
(一年半後大選, 陳水扁落台, 馬英九當選)

台灣人口2300萬, 全島南至北800公里 (驅車8-10小時),
150萬人, 即是約每15個台灣人之中,
就有一個花0至10小時的交通時間前往參加。
如果換作是香港的700萬人口比例,
即是有46萬人!

你能想像46萬人713包圍立法局嗎?
我不是在胡亂比較,
畢竟社會環境不同,
台灣總統選票投票率高達八成,
人民政治濃度和香港立法局選舉的三四成,
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然而, 我並不是要長他人志氣, 滅自己威風,
相反, 713晚那些漫天飛舞的紙飛機,
令我振奮莫名,
對改變香港社會的「臨界質量」(Critical Mass) 的到來,
充滿憧憬!

一個社會在面臨危機時,
往往才會有較開放的心胸去接受或嘗試新的觀念,
我不必搬湯因比 Toynbee, 貝克Daecker, 孔恩Kuhn.....
耶穌基督在馬太福音13:33-35談天國時,
就把Critical Mass這個概念形容得生動貼切。

耶穌形容少數門徒在社會中,
就像麵團裏的酵母菌,
這些酵母能讓整個麵團發起來,
即是說, 每一個門徒都是催化劑,
門徒的數量到達某個點, 就會催化社會的質變。

然而, 親愛的耶穌基督
祢有所不知,
中國人真是一言難盡,
因為西方文化比較多元開放,
自我批判意識強,
所以有較高的「自我更新」能力,
即是麵團發酵容易, 成功率高。

中國文化則是一個「超穩定的結構」(註),
獨尊儒術之後, 文化性保守頑固,
缺乏時刻更新反省的素養
加上儒家文化的功利主義,
即使大難臨頭的社會變革如清末自強運動,
也只是要「船堅砲利」,
「憲政典章」 是他媽的蠻夷之物, 不合國情!
(直到今天的大部份中國人, 仍然是這種滿清時代的思維!)

即是說, 中國人這一個麵團,
只得十度八度, 冰涼衰憜,
往往必須要以激烈的革命手段, 才能會令麵團升溫,
成就社會文化政治的更新變革,
才能郁動那「超穩定」 的「結構」!

香港的社會政治民生,
經過十四年來中共的折騰,
正處於一個徬徨失序, 亂了套的狀態,
這種危機的壓力感, 令社會甚至有點存在主義的虛無,
只能埋頭 「搵食」。
但這一陣子替補機制引爆的政治炸彈,
給香港人結結實實的上了一堂政治課。

還記得台灣的「國會戰神」朱高正嗎?
八九十年代他「暴力問政」,
國民黨一黨獨大幾十年, 
他說它的霸權壁壘,
無論以何種溫和的手段, 都不能動其毫髮,
於是他天天跳上立法院的枱上拳打腳踢。

這位德國波昂大學的法律博士,
精通德國哲學, 中國易經,
你以為他腦子進水, 在德國苦讀經年,
就是要回台灣當爛仔, 五行欠打?

事實上, 他在國會裏打出一條血路,
真的「打」破了國民黨的超穩定結構,
給台灣縱了一把火, 燎原大地,
催生了反對黨民進黨,
把台灣民主化進度, 推到一個嶄新的里程。

能夠有二千人在立法局門外叫囂,
香港人漸漸有「種」了,
當然, 如果你看到這二千隻飛機,
仍然很低能地要去 「趕住搵食」,
仍然覺得那是激進, 擾民,
那麼天國肯定離你很遠,
因為你已經是一團發臭的麵粉, 葯石無靈。

中國歷史裏的革命英雄,
我最愛「秋風秋雨愁煞人」的秋瑾,
除了她那巾幗的凜然英氣,
也愛她橫溢的古詩才情。

謹以她
「水激石則鳴, 人激志則宏」,
和各位激石縱火的香港人共勉。

並以
「死生一事付鴻毛, 人生到世方英烈」
向在最前面身先士卒, 握著大鍾扛著火槍的文武衝鋒敢死隊,
致以萬二分的敬意!

(註: 見金觀濤著作)

2011年7月12日 星期二

半壁山河在

和朋友討論香港的自治問題,
結果他們都很懷疑,
香港到底有沒有政治管理的人才。

對於眼下的高官,
本來已經不想費勁去罵了,
畢竟謾罵不必成本, 人人可為,
除了圖個口舌之慾,
無甚裨益,
所以這一陣子,
我比較努力思考香港自治的未來。

但要回答 「香港有沒有管治人才」這個問題,
我們先要問,
為何特區高官的質素, 會這麼爛?
他們是如何「上位」 的?

這不得不又回到曾蔭權,
翻翻他一榻糊塗的舊帳,
此人不學無術, 劣行三萬字也 罄竹難書,
然而劣行中, 最罪該萬死的,
是他一手摧毀英國政府用心經營了一百多年的文官制度,
假問責制之名,
完全不按典章規矩,
無視行之百年的正規升遷, 遴選, 法理, 程序等等,
把奉承他的親朋鼠輩,
招攬成為他塗脂抹粉的一大票政棍,
於是我們今天就被迫天天要看這些下三流官員的洋相。

我們感到香港有管治人才荒,
實際上是整個官場文化的切換,
「上位」的都是親港共的犬牙傀儡,
賢人志士根本無法, 也不屑去混進這一甕臭罌裏。

中共把整個腐臭的官場文化帶給香港,
以前在政府工作是「公務員」  ( Civil Servant), 是執行公務的 「僕人」,
曾蔭權被 「欽點」為行政長「官」,
一下子由僕人升官,
權慾薰心, 不能自己,
也學他的主子,
四處「欽點」官員,
他名字裏的「蔭」和「權」,
真是玄機處處,
中共慧眼, 相中這個人的權力慾,
和自己同一鼻孔出氣,
所以現在的香港政府,
已經變成一個不折不扣的 「官府衙門」,
要在那裏找人才,
真是櫞木求魚。

港府誠信的徹底破產,
已經令香港到了一個臨界點,
我們必須反客為主,
從這個中共傀儡的影子政府,
奪回主宰自己命運的一切權利,
幸好世界是平的,
互聯網時代訊息無遠弗屆,
你只要隨便在裏面蹓踺一下,
就會發覺,
我們不必妄自菲薄,
香港的將士良才,
俯拾皆是!

我摯愛的香江:
半壁山河在,
花果,
從未飄零…

.

2011年7月10日 星期日

通識害港孩

幾年前, 商務印書館居然在我出入的太和村商場,
開了一間規模不小的書店,
我感動得幾乎要掉眼淚,
所以每次回香港,
無論如何都要去光顧,
為香港虛弱的文化氣息,
貢獻一點銀兩.

上星期, 我又興沖沖的步入書店,
但門口正中央的一大疊 "通識救港孩",
把我嚇得快要昏過去,
黃明樂小姐的 "港孩" 洛陽紙貴,
她為香港小孩把脈問診,
家長們個個為孩子對號入坐,
於是, 拯救港孩成為黃小姐的矢志,
續集 "通識救港孩" 開葯處方.

不過, 通識是什麼?
港孩是什麼?

當教育局2004年發表第一次諮詢稿時,
已有不少專家學者提出非議,
尤其是最前線的教育工作者,
但一眾閉門造車的官員,
還是全力催谷護航,  
並投放三億元進行師資培訓.
(小班教學卻嫌貴 !!!!)

通識教育 (Liberal Studies), 本來是一個"補足性"的科目,
即是大學教育因為專門化,
學生往往缺乏專門學系以外的一些重要知識,
(尤其是理科生的人文素養)
通識教育希望培養學生對經常出現的當代議題,
建立多角度思考,
能夠自己建構知識....云云.  (註)

不過, 主事教育改革的高官們,
和絶大部份香港家長的心態一樣,
"培養要趁早" , "起跑要趁早", "銜接要趁早",
因為"執輸行頭, 慘過敗家",
所以幼稚園小學化,
小學中學化,
把通識下移到高中,
甚至初中, 小學, 幼稚園,
"通識" 變成一條救命草,
一貼靈丹妙葯,
拯救港孩於水深火熱之中!

這幾年, 我用演講口誅, 用文字筆伐,
喉乾舌燥的,
就只是想說明一個三歲小孩都會懂得的道理:
"人類身心靈的發展是有階段性的",
人類的兒童成長階段,
是所有動物中最長的,
整整20年,
佔生命周期三分一至四分一.

意思是什麼呢,
就是小孩的身體, 智能, 心靈的發育,
是要一步一步整合, 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建構,
面對小孩,
就是要在 "適當的時候, 做適當的事" (Do the right thing at the right time).

孩子成長的過程,
就是一個慢慢 "進入世界" 的社會化過程,
像一個漣漪,
孩子是中心, 一波一波的瀰漫開去,
感情上如此,
智性的發展, 也是如此,
道理"一字咁淺".

幼兒首先要認識, 要探索的,
是自己的身體,
然後是最親近的家人, 他周遭的環境.
他要認識的世界,
是一個他能夠用眼, 耳, 口, 鼻, 觸等各種感官直接參與,
充滿發現和驚喜的 "具體世界",
抽象概念的思考能力,
是要進入青少年階段才會發展出來的,
而且 必須要建立在這個具體世界的認知上,
到了大學, 這個能力就要圓潤,
為踏入社會, 貢獻社會作出準備.

一個小孩如果沒有經驗過小種子發芽, 灌溉成長的美妙,
你如何去和他討論地球溫度暖化, 糧食不足的宏大議題呢?
這些抽象的東西,
和他毫無關係. (也不應該有關係)
大學生對社會對世界漠不關心,
正正就是孩提時代, 沒有用五感去直接感知世界,
透過發現的驚喜和感動,
導誘出探索社會和世界的熱情, 和能力.

我們的港孩,
在畸形的教育框架和父母的無知中,
從來都不曾和他周遭的環境,
建立過任何的具體經驗, 情感連結,
試問,
你又如何令他們 "用多角度的思考, 關心世界"?

這混帳的通識教育,
對小孩子連最基本的認知也沒有,
倒果為因,
偏偏人人隨歌起舞,
黃明樂小姐受的是新聞工作訓練,
正中下懷, 於是把邏輯巔倒,
把 "病原" 變成疫苖注射,
"通識救港孩" 一書承接 "港孩" 的熱賣,
必定被家長教師們奉為圭臬
真是大難臨頭, 嗚呼哀哉!

洞見, 來自細膩的感情發現,
關懷,  來自審美的追求,
拯救港孩,
不是要他們去討論 "如何確保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未來方向" (註),
而是讓他們看花, 看松鼠 , 看生命...
看真實的, 生動的, 生意盎然, 生機煥發的美麗世界.

人, 是靈性的動物,
是外在和內在互為表裏的動物,
是孩提時代和成年時代互相呼應的動物.

老天, 你們懂嗎?!


(註: 課程發展議會與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2004, 2005)
.

2011年7月5日 星期二

梁振英的豬玀管治學

當梁振英在電視上以一副大義凜然的咀臉,
讉責七一示威者防礙公共交通, 危害安全時,
我看到一頭豬.

又一個特區政府的高官,
完美無瘕地詮釋班沁 Jeremy Bentham 的 "豬玀倫理學" Ethics of Swine,
這位社會學家提出最大幸福論 (The greatest happiness principle),
即是人類要追求的, 是最容易滿足的快樂,
簡單講,
人就像一頭豬,
有飯吃有屎拉就是全部的生存目的和意義.

"搵食大晒" 是很多香港人奉行的宗教,
司機大佬為三餐奔忙,
替補機制, 廿三條, 普選特首?
這些東西在外太空,
和他最基本的生理需要 : 填飽肚皮,
一點關係也沒有,
所以"阻住搵食" 就是要了他的命,
你要告訴他,
人類有比吃飯更重要的精神需要 ?

至於肚皮飽一點的中產,
稍稍高了一個檔次,
要娛樂,
交通阻塞影響了他的飯局,
所以心浮氣燥,
你要告訴他,
人類有比飲食男女更高階的快樂 (Higher pleasure)?

梁振英看來也知道 Maslow 的 人類需要金字塔 (Hierarchy of Needs) :
生理需要 Physiological Needs ->
安全需要  Safety Needs ->
社會需要  Love and Belonging ->
尊重需要 Esteem ->
自我實現 Self Actualization .
他要捍衛香港人低階的生理和安全需要,
即是要去搵食, 注意安全 !

因此,
你和一頭豬,
去談民主, 自由, 人權這些社會, 尊重, 和自我實現的 "精神需要"
是沒有意義的,
豬只需要滿足牠的生理需要.

哀哉香港,
我們的高官,
用 "豬玀倫理學" 來管治我們!

.

2011年6月27日 星期一

香港城邦自治運動

陳雲先生今天發表的 "香港城邦自治運動總網", (註)
看後令我很振奮,
終......於......
有人提出這個 vision,
有人在這危急存亡之秋,
為香港提出一個務實, 平易近人, 清晰而又簡明的願景.

七一遊行時,
爭取什麼, 反對什麼, 打倒什麼.... 都OK, 都可以,
但我們也得知道,
爭取之後, 反對之後, 打倒之後,
我們到底在建構什麼, 在努力什麼,
換言之,
香港的明天, 到底是什麼樣來著!

吳靄儀說哀莫大於心死,
一語道盡議事制度和文化全盤崩壞的險惡情勢,
現在不是什麼保皇黨建制派了,
中共執政代理人己經全部在赤身露體的強姦香港.

中共決意阻撓香港的民主進程,
所以既有的民主抗爭路線,
已經進入一個死胡同裏,
必須另闢蹊徑.

香港城邦自治運動精彩之處,
是它提供了一個鑑古通今的政治理論基礎,
既有強烈的理想性,
卻又能夠很具體地整合各種議題,
讓各種討論有一個共通的平台,
從而認清彼此的方向和目標.

為了方便這個訊息的推廣,
我把陳先生文章裏的重點,
濃縮成一篇簡短的問答文章:

什麼是城邦性格 ?
城邦性格, 就是一個地方因為歷史政治等各種因素, 保留了個別, 獨立, 而整全的經濟文化地理格局. 

香港如何具備城邦性格?
香港城邦性格, 是 150 年殖民地歷史所形成的, 香港一方面免於近代中國文化和政治災難的影響, 另一方面因殖民者尊重地域文化差異, 而保留了粵語, 典雅中文及嶺南風俗等獨特文化元素,  香港政府財政獨立, 有自己的貨幣, 護照, 航權及國際身份和地位, 具備地理的整體性和文化的主體性, 是一個城邦性格十分完整的地方.

香港為何需要城邦自治運動?
"基本法" 的草擬, 就是因為確認了香港英治時期的城邦性格, 從而制訂 "一國兩制, 港人治港, 高度自治" 的原則, 令城邦性格得以傳承.  然而, 回歸後中共徹底違背這些原則, 因此,  香港城邦自治運動, 是確保一國兩制得以實踐的最根本方法(和方向), 城邦自治, 可以保護香港的典章文明, 文化蘊藏, 文化自主, 經濟自主及政治高度自治的可貴城邦性格, 為中國現代化長期提供文化及制度之參考.

城邦自治運動是"香港獨立運動" 嗎?
不是. 此運動的目的是要促進一國兩制, 國家仍然是 "一國", 只是必須要有兩制的高度自治精神, 並不是要鼓吹分裂國土.

香港城邦自治運動具體政策是什麼?
1. 堅持基本法 的 "港人治港, 高度自治" 宗旨, 中央和特區的政治權力明確區隔, 互不干涉, 同時, 特區政府必須保護香港本土利益, 涉及內地事務時充分諮詢香港民意及議會.
2..爭取行政長官和立法會雙普選, 使政府有充分的民意基礎和認受性.
3. 要求港府制定公共政策時 (例如中港地域規劃, 跨境基建等), 具備本土意識, 保護本土利益及城邦地理及文化格局.
4.制定長遠的移民政策, (例如收回內地審批權, 限制來港產子的居留身份, 給予新移民自願的入籍歸化及宣誓儀式等).
5.制定符合香港城邦格局的文化及教育政策, (例如推廣普通話之餘, 亦保護粵語教中文的一貫做法, 並發展一套適合香港的公民及國民教育).
6. 制定長遠的房屋政策. (例如區隔本土人和外來投資者的地產, 實行保障民生及公平交易的土地法例等, 保障香港人的居住權.)
7. 重整香港城邦的整體性和主體性, 促進香港食水自主, 農產自保及食物安全, 重振本土工業, 保護本土企業 (如中小企), 並支持發展新產業.

香港城邦自治運動的英文是什麼?
Hong Kong Autonomy Movement,  簡稱 HKAM, 寓意 "香港早晨".  運動並有一個龍獅香港旗, 作為弘揚香港光榮文化傳統的旗幟.

註:  陳雲先生的原文, 可到他的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ref=home#!/profile.php?id=589657224&sk=notes

.

2011年6月20日 星期一

午夜深圳 (完結篇)

深圳皇崗口岸的黃巴士,
車程只是過境的幾分鐘,
另一邊就是香港的落馬洲.

半夜四點的巴士居然客滿,
但環視全車只有我一人拖著行李箱,
是個真真正正的 "旅客",
其他大部份都是麻甩港男,
滿臉倦容目光空洞神情萎靡,
車廂慘白的燈光下,
我只能用行屍走肉來形容這些沒有什麼生命氣息的臉孔,
巴士微微的巔跛,
似乎就可以讓他們全部散架.

不過極有趣的,
是夾雜其中, 三三兩兩的大堆小堆男女,
和這些為口奔馳的麻甩相反,
他們剛剛結束深圳的尋歡作樂,
身體勞累但官能意識還在亢奮,
他們的咀吧, 身體髮膚,
讓整個密封的車廂,
彌漫著煙味, 酒味, 精液, 體汗, 香水的種種氣味.....

車頭有一對年青少婦,
二十四五歲左右,
K仔上腦似的不停勾搭司機,
一時叫他開慢點因為她們頭暈,
一時叫他送她們回家因為錢花光了,
一時說他靚仔半夜做鴨好過開巴士.

一眾麻甩和司機真是見多識廣,
連眼皮都沒有抬一下,
她們嘻嘻哈哈的左一句右一句,
見司機不搭理她們,
忽然拿起手機放音樂唱歌!

我坐在車廂後段一個中年女人的旁邊,
七零八落的彩妝令她原來的幾分姿色,
透露美人遲暮的萬般淒涼,
我在走道坐位,
她在窗口,
走道另一邊有兩男一女她的朋友,
她隔著我和朋友聊天,
濃重的酒氣直沖得我滿頭滿臉.

她的女朋友有個很時尚的髮型,
後面短, 前面長,
後面棕色, 前面一撥綻藍的劉海,
低胸吊帶背心露出背部一個美麗的圖騰紋身,
和兩個豐滿的大奶子,
年過五十了但卻風騷惹味,
一看就令人想起她在床上必然老到麻辣, 放蕩消魂.

在這個車廂裏,
我不自覺的滿腦子歪想淫念,
也肆無忌憚的瞪著這些人看,
猜想這個男人這一晚幹了幾個女人,
那個女人是如何的叫床撒野,                        
午夜深圳的全部精粹,
彷彿就濃縮在這車廂裏的性愛想像.

想得正入神時,
紋身女人忽然用大胸脯抵著身旁的男人,
然後很驕恣地一手攏著那非常奪目的藍色劉海說:
"我呢"執"...... "陰".........................毛靚唔靚jet? "
跟著幾個人一陣爆笑.
(劉海的廣東說法是"蔭",   "呢執" = 這一撮)

和那些目無表情的單身漢比,
我真是見識少,
這大庭廣眾的高分貝黃色笑話,
幾乎令我哈哈大笑,
因為她的確幽默,
"陰" 字和 "毛" 字之間的抑揚,
再加上她忸怩的手勢,
旁邊男人的淫笑,
全部都充滿舞台感,
令我這個本來憂心忡忡的午夜深圳瞬間趣味盎然,
要下車時,
還對這幾分鐘的巴士車程無限依戀,
巴不得香港邊境遠一點,
好讓我惡補多點黃色笑話.

真是的, 一天到晚文化批評, 教育理論, 綠色大業,
我也活得太正派了,
咫尺天涯的深圳黃色光譜可以被我鄙夷,
但活色生香的世界,
裸露的人性卻也是真實的人生.

還好, 我在假道學的同時,
沒法假正經地掩飾對紋身女人笑話的讚賞,
跟著他們一起爆笑,
徹底融入這午夜世界裏的齷齪,
讓自己一樣的粗鄙低俗,
其樂無窮!!

.

2011年6月10日 星期五

午夜深圳 (之二)

(續上篇)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統計,
敝家鄉的潮洲婦女,
一年花在拜神的總時數是全國之冠.

換言之,
我的每一個細胞, 每一條血管,
都飽含潮州人祖宗360代的迷信基因,
機場大哥這句 "死路一條 "的說話,
立時"轟" 的一聲在我的耳朵炸開,
一語成懺的驚悚感覺,
讓一頭冷汗順著我的髮根 "滋滋" 的冒出來.

我踅模著走到長椅,
盤算著乾脆在機場熬到天亮,
可是我的屁股後面已經跟著一串同胞,
他們當然不知道我腦袋裏的宰殺情節,
還以為我這個寒酸港客在玩殺價的遊戲,
七咀八舌的開始減價.

天曉得我是如何坐進那一台國產思域裏,
只記得機場白花花的白光燈把所有的影像浮在半空,
我開始天旋地轉,
亂七八糟的情緒舖天蓋地的湧上來,
好想回家,
再不離開我肯定會嘔吐大作.

思域在深圳黑夜空曠的高速公路上,
以時速接近140公里飛馳,
夜涼如水,
颼颼的夜風伴著引擎的聲音,
司機安靜專注, 車法利落靈巧,
我踡縮在後車廂裏
身子十分虛弱卻慢慢發覺,
午夜飛車原來是一種空靈的境界,
孤絶, 荒涼, 空空蕩蕩, 無邊無際,
劫殺案不知道何時換了檔,
變成黑夜超速的奪命車禍!

然而,
置身於一個空靈的境界裏,
瞬間的生路和死路,
原來已經沒有什麼分別了,
我甚至愛上這種險境裏的虛無,
想起作家兼賽車手韓寒,
賽車場上原來就是這種感覺的沉溺.

三十分鐘的速度活像一場洗禮,
下車時仿如隔世,
眼前二十四小時通關的皇崗口岸,
竟然一片繁華,
這邊一排欄柵那邊一堆指示,
我沒來過有點迷惘,
得打起精神重新啟動一些腦細胞.

單身漢很多,
熟門熟路的,
也有三五成群的遊人,
在開往落馬洲邊境的黃巴士上,
我開始曉有興味的打量這些半夜四點穿梭中港兩地的遊人.

(待續)

.

2011年6月5日 星期日

午夜深圳 (之一)

我已經從實招來了,
我是一個偽文藝的旅人,
這種人,
最愛附庸風雅, 故作清高狀,
所以對深圳這一類城市,
總有說不出的鄙夷.

那是香港的一個私生子,
不明來歷更枉論家教,
是香港人發洩聲色性食慾,
滿足一切低感官能的地方,
深圳的不幸在於香港,
香港沒有足夠的人文養分去滋養一個有教養的私生子.

我貪玩, 爭分奪秒的戀棧麗江,
訂了一班晚上十一點半才到深圳的飛機,
回到香港大概是深夜一點,
再趕第二天的早機回台灣.

結果,
飛機全面配合我戀棧麗江的心情,
延誤了四個多小時,
我在麗江機場吃了一頓晚餐, 喝了N杯茶, 看了兩本雜誌, 打了一個盹,
它還是賴在昆明不來.

飛機場是全世界最無可奈何的地方,
不過電腦 iphone打救了很多空服人員,
眾人手執一機都忘了要吵鬧抱怨.

我沒有這玩意兒,
但發呆發白日夢看人看東西是我最大的天賦,
不過這一次我發呆也發愁,
我雖然不務正業貪慕虛榮,
好歹也是個良家婦女,
深圳的治安惡名昭彰,
我三更半夜自個兒在那裏拖著行李折騰實在心生疙瘩.

飛機降落在福田機場時是三點零五分,
旅客都十分疲憊但卻異常的亢奮和高效率,  
不消幾分鐘,
計程車招呼站就只剩下我孤伶伶一個人,
有一輛綠色的計程車在等著,
我喜出望外,
但司機大叔說他不能到皇崗口岸,
他的顏色不對,
我要坐紅色的!

祖國真偉大,
我的紅色需要三秒鐘沒有得到解決,
四方八面就不知道從那裏冒出一堆人來,
圍著我,
爭著要為我提供"最便宜", "最舒適", "最快捷", "最豪華"的轎車服務.

我並不懷疑這些人,
是真心的為他們的車子在扯皮條,
誤點的航班, 歸心似箭的旅客, 空蕩的黑夜長空,
要討活,
深宵三點也是一片大好時光.

然而,
在麗江機場苦候幾小時的白日夢裏,
我已經在腦海裏把這一個場景預演了無數遍,
劇情林林種種,
例如上了賊車給洗劫一空,
跟著把我推出車外慘死輪下,
或者是先姦後劫或先劫後姦,
繼而被五馬分屍後棄屍深圳荒野.

很不幸,
偽文人的想像力比正常人發達和誇張十倍八倍,
我腦海中的劫殺情節巨細無遺高潮迭起,
愈想愈逼真,
於是禁不住在圍著我的幾個人裏,
逐一識辨誰的手法最毒辣,
誰分屍的刀法最利落!

結果當然是人人可疑, 個個賊相,
我這回必死無疑,
唯一可以自我安慰的,
是他們會搶平板電腦,
但看來不會覬覦我的平板身材,
所以姦劫殺裏頭的姦或許可以幸免.

我猶疑半晌後轉身回到機場大樓裏,
找到一個柜台服務員大哥,
問他除了計程車之外還有甚麼方法可以到邊關.

這個深夜三點的問題,
白痴的程度大概惹毛了他,
他居然惡狠狠的瞪著我吼,
"沒有, 死路一條!!!!!"

(待續)
  

2011年5月31日 星期二

印象麗江

看過黃金甲之後,
對於張藝謀的電影,
我已經出現審美疲勞.

大紅大金的喧鬧色彩,  人海戰術的舖張奪勢,  層層疊疊的堆砌構圖,
唯美也好, 印象也好,
已經不是所謂的風格問題,
而是一種張藝謀式的擠擁和壓迫,
他再也不懂得為任何一個鏡頭,
或者任何一個情節去喻意傳情, 去留白.

我始終相信,
藝術家靈感的土壤,
是要建立在孤寂和存在的掙扎之上,
當中央國家, 地方政府以及電影投資者,
全國一心一意的,
給張藝謀無限伸展的財力物力人力時,
這位藝術家的才華,
就會被族擁著他的人群,
和揮洒金錢的極度權力, .
不斷閹割.

"印象麗江" 是張藝謀繼 "印象劉三姐" 和 "印象西湖" 之後的第三個山水實景舞台劇,
納西朋友文鳯告訴我她看得淚流滿面,
香港設計師佩君說 "謀叔嘛, 不外如是",
我啄磨著這些聲音進入那個玉龍雪山山腰,
號稱全中國海拔最高的戶外舞台,
看到密密麻麻的旅遊車陣和千軍萬馬的人潮,
馬上就想落荒而逃.

幸好遊伴處變不驚,
而且司機小海棠可以替我們張羅門票,
我終於有幸在印象系列在中國遍地開花了十年之後,
坐在玉龍雪山前,
曬著高原那坦坦蕩蕩的太陽,
吹著海拔3100呎的山風,
看張藝謀如何用他的色彩和人海,
搬弄滇藏的民俗民族民情
為已經俗艷不已的麗江再抹濃妝.















因為我沒有期待驚喜,
所以 印象麗江 令我大大驚喜!

這台舞曲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張藝謀符號,
謀叔的板斧一應俱全,
我之所以覺得精彩,
是因為團體操, 團體舞, 團體歌, 團體叫喊, 團體奔跑, 團體策馬揚鞭,
每一個環節都有點亂, 有點走板,

而這種亂造成的不專業不精緻,
正正突顯了這些少數民族演員的率真自然,
歌舞律動策騎奔跑就是他們的血脈,
並沒有為張藝謀的造作而造作,
他們的精彩,
十分吊詭!

我在居高臨下的觀眾席正中央,
由始至終都感到演員那種遊戲人間的演出態度,
260元人民幣是否值回票價是我家的事,
張藝謀的名氣是否給他們糟蹋了是他家的事,
他們大情大性, 載歌載舞只是在娛樂自己!

張藝謀的 "印象西湖" 和 "印象劉三姐" 都旖旎不堪,
沒有燈光沒有炫眼高科技舞台的 "印象麗江",
卻意外地粗獷自然, 質樸大器.

就差一點點,
就是那麼的一點點城市人的傲慢,
再加一些張藝謀的誇張,
一些造作,
我這個來自滾滾紅塵的漢族女子,
就可以像納西姑娘文鳯那樣,
為少數民族生命的繽紛與豪邁,
感動落淚!















(感謝 King Sir 提供的照片 )

.

2011年5月19日 星期四

麗江懺情書

當四歲的小娃兒在水邊對著我們的鏡頭喊 "拍照十塊",
當 Made In China 的非洲鼓莫名其妙的充斥在大街小巷,
當粉皮嫩肉的蘇杭美女一身摩梭披掛在織布機前作織布狀,
你就知道,
麗江到底有多墮落, 多惡俗.

這種墮落很典型, 很隨俗, 很理所當然,
我從不呵責,
還不斷到訪,
因為正正是我這一類偽文藝, 偽才情, 偽另類的旅人,
造就了她今天的墮落和媚俗.

原來的麗江的確美不勝收,
青城碧瓦, 環城流淌的小溪, 依依的楊柳, 小石橋, 薔薇婉約的納西門庭, 幽幽的小巷弄,
她的民族情懷和古典魅力,
有著一切旅遊城市飛黃騰達的元素,
所以今天的麗江無可避免的人潮洶湧, 夜夜笙歌.

麗江幸運之處在於她的規模和廣闊幅地,
因為大研古鎮夠大,
(最近還有她的別院束河),
有足夠的吞吐量,
玉龍雪山和香格里拉夠玄夠夢幻,
過客有所有的理由去尋幽探秘.

過去十多年來,
麗江吸引大量來自五湖四海的新麗江人,
五十後六十後驀然回首人生的蹉跎,
帶著積蓄在這裏舖陳另一條人生軌道,
七十後站在一個交叉點的高處,
帶著浪漫的憧憬展望一場事業與人生,
八十後九十後在荷爾蒙的催化中,
帶著老爹的金錢和期許在古城揮霍大把的青春.

納西人只管做房東,
她們讓商店酒吧餐廳客棧的上海台灣廣東老板,
裝模作樣的販賣納西人的一切,
納西人和古鎮只是背景,
麗江今天的主角是這些在混在飄在找機會在獵情人的新麗江人.

原本以為這個海納百川的氣度,
經過十年八載,
麗江會別有一番精彩的人文風景,
誰知我在古城很努力的轉悠,
在書店很用心的尋找,
發現麗江的藝術面相和文學書寫竟然蒼白一片,
那兩本 "柔軟時光" 和 "麗江慢生活" 真是令我呵欠連連,
什麼撈什子" 艷偶之城", "邂逅之城", "慢活空間", "藝文古都"....
連九流的廣告文案都及不上,
莫說有靈魂的故事, 有血肉的音樂和藝術作品.

麗江今非昔比沒有對錯,
錯在這些偽文藝, 偽才情的新麗江人,
在強姦古城的同時,
沒有為她吟一首好詩描一副好畫,
不夜的酒吧, 獵艷的混混, 滿城的客棧和裏頭嘿嘿咻咻的一夜情,
已經把麗江變成一個青樓妓院,
我仍然喜愛麗江,
是喜愛她那金大班的妖艷和無數欲語還休的新麗江人故事.

二十歲時我情陷希臘小島,
徹骨的騷軟令我終身頹廢,
今天我在麗江溪畔,
餚不佳, 酒不美,
肥仔歌手不帥, 蠋光不迷魂,
同伴不浪漫,
完全的虛假卻反而令我有一種強烈的渴望,
在這裏再活一次深度的頽廢,
然後,
真心誠意, 掏肝挖肺的去書寫麗江,
好好的還她一個清白!

.

2011年5月1日 星期日

Ipad2 之行

台灣朋友知道我要去香港,
托我買 Ipad2,
我才知道台灣目前還沒有quota.

朋友免不了嗟嘆一番台灣不濟的國際能力和關係,
我一邊聽著她的牢騷,
一邊心裏叫苦,
幫她買雲南白葯買大陸雜誌買杏仁餅,
多少打多少箱都可以,
這傢伙,
香港人肯定在披星戴月排長龍搶購!

她看我面有難色,
很醒目的告訴我,
錢不是問題,
反正它到台灣時也會比香港貴,
即是說, 我要嘛請小工幫我排隊,
要嘛幫襯炒家,
總言之,
我要加入這個搶購的混戰!

實不相暪,
這些 I 乜 I 物我一個也沒有,
我活在科技的恐龍年代,
倒不是有一千萬個拒絕進化的理由,
而是對於我這種專注力有毛病, 時常丟魂失魄的城市夢遊者,
隨身帶著這些神奇的法寶,
肯定連走路的安全性也會出問題.

從IMac 到 Ipod 到 Iphone 到 Ipad,
萍果的產品,
的確又酷又炫,
而Steve Jobs 又和他的產品一樣,
有無與倫比的魅力,
他在凶險的電腦世界裏,
居然能夠一次又一次的引領潮流的風騷,
解讀萍果,
無疑是一個文化研究的議題.

當然, 他的風騷是由血汗富士康襯托的,
壓到地板的代加工卑微利潤真是大國崛起的哀歌,
還有層出不窮的行銷詭計, 市場操控等等,
萍果的卑劣早就罄竹難書,
問題是,
她不但精準地掌握科技的潮流,
也精準地掌握人性的需要和弱點,
所以有能力去創造和主導一場自家的遊戲,
讓全世界的消費者乖乖的跟著她的遊戲規則轉,
例如台灣的萍果迷,
看著香港和新加坡,
儲著引頸以盼的能量,
可以一來到就脫繮瘋搶.

我把玩著朋友的Ipad1,
手指有著點來撥去的魔術式快感,
那是一種栩栩如生的觸感經驗,
我彷彿能夠點石成金,
四兩撥千斤,
把浩如烟海的世界幻化在我的指尖裏.

如此高階的科技,
卻是如此的簡單輕快,
夢幻迷人,
我忽然湧出一種大義凜然的心情,
要成全朋友的執迷和慾望,
準備加入搶購戰團,
為她捨己賣命.

很好,
我多了一個去香港的義氣好理由.
.

2011年4月21日 星期四

冰箱裏的小蓋子

兒子常常在我的垃圾回收桶裏東翻西找,
那是他DIY素材的寶庫,
有一天,
他把幾個塑膠瓶的蓋子拿走.

我很喜歡他東拼西湊的創作,
從來都不會干涉,
那怕是他把幾個顏色玻璃瓶打破再重新組裝的馬賽克傑作.
不過這幾個蓋子,
卻演變成我幾個星期的家務苦難!

我的冰箱上層冰格,
除了我的水餃饅頭湯圓,
開始出現一個個小蓋子,
由最初幾個變成後來幾十個,
我拿食物時經常不小心碰跌這些蓋子,
不得不把食物整理,
讓這些小蓋子像烤小蛋糕的放在一個烤盤裏.

剛開始兒子把各式各樣的液體諸如花生油, 醋, 水彩, 洗髮露, 川貝枇杷膏, 白膠漿, 米酒, ......等放進小蓋子冷凍,
慢慢他加入鹽, 泡打粉, 泥沙, 芝麻湯圓, 茶仔粉, 玻璃彈珠, 羊毛線, 種子.....
之後他又放進顏料, 和各種液體固體的千奇百怪組合.



這個實驗令兒子進出廚房和開冰箱的頻率史無前例的比我高,
他對這些蓋子裏的東西,
到底能不能凝固,
要多久才凝固,
凝固成什麼模樣等等忙個不休,
之後,
又對它們溶解時
化成各種顏色, 各種手裏的質感, 冰涼感覺, 和溶解時的變化過程等等更是興致昂揚.

我的冰箱足足六呎高,
所以他端了一把椅子放在冰箱前,
我每開一次冰箱,
就要端一次椅子,
我叮嚀他搞完小蓋子要把椅子搬開,
但他總是要加油添醋的沒完沒了,
我只好放棄,
他不停開冰格,
我不停端椅子!

到第二階段溶解時,
廚房地板, 灶台, 餐桌, 他的衣服, 榻榻米, 沙發, 書枱.....
一小潭或黏乎乎, 或五顏六色, 或油膩.... 的不知名東西無所不在,
有一天我踩著一團冰涼的物體,
他說是泡在他小便裏的麵包!!!

每天端幾十次椅子,
多做三倍的清潔家務,
能夠不抓狂,
不是因為我要培養小小愛因斯坦而勉強忍辱負重,
我沒有那麼偉大和寬容,
而是我太喜愛他做實驗時的臉容, 眼神,
他熱切, 專注和投入的樣子.

常常,
他全神貫注的看著他的小蓋子,
我全神貫注的看著他,
渾然忘我的,
是他不斷的發現,
也是我莫名的感動......

.

2011年4月15日 星期五

台中的李安

前幾天經過李安的片場,
好奇的繞了一圈,
保安十分嚴密,
怎樣也看不出半點兒頭緒.

這一位台中的貴客,
無論狗仔記者如何追訪,
都不肯透露新片的半點風聲,
台中幾億元的片場裏,
到底什麼葫蘆賣什麼葯,
恐怕要這部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上畫後才會知曉.

我很喜歡李安,
不過是早期的李安,
和張藝謀一樣,
導演紅了大老闆就來了,
就像女人一有錢就花枝招展,
搞大卡士大場面大陣容大製作,
現在再來個高科技,
"少年Pi" 據說很奇幻, 很3D, 有很超現實的尖端電腦特效,
李安花很多心力去搞商業化的美術元素,
再結合電腦科技把這些商業藝術搞得眩目, 耀眼.

也許是我品味老土,
李安最叫我回味的,
是早期的飲食男女, 喜宴, 推手等低成本寫實電影,
它們不是大悲大喜大智慧的浩瀚經典,
卻是雜味紛陳的人性小品,
雖然每部電影都略嫌擁擠, 分線太多內容太貪心,
但小哀小愁的討價還價,
別是一種細緻人情的李安式格調.

不過這種李安式的格調一碰到錢就散架,
那是一條不歸路,
金錢的揮霍處處要觀眾極盡視聽之餘,
眼神經腺, 耳膜和心臟都要受到刺激和震撼,  
少年Pi這種劇本一看就是徹頭徹尾的商業電影貨色,
神秘的印度情調,
曲折的歷險海上旅程,
人獸的抖葛,
再來點宗教哲理等等,
在在都是賣座商業電影的元素,
再加上什麼3D 4D,
由一開始就讓我提不起興趣.

卧虎藏龍, 色戒, 斷背山都是好電影,
但那一種好法已經是珠玉滿盤的華麗,
躲在台中片場搞神秘搞震撼的李安,
有荷里活大導的一切光采,
卻失去了一種韻味,
一種雲淡風輕, 點石成金的說書人韻味,
高成本的製作,
讓他的一筆一劃, 一雕一琢
都太著痕跡了.

.

2011年4月9日 星期六

木頭的淒美



馬英九和馬太,
看日皇夫婦和德仁夫婦探望災民的新聞,
一定羨慕得牙癢癢.

台灣總統, 無論是阿扁阿圓阿九阿四,
救災救得再好或再爛,
同一個場景時,
總會有大叔大嬸, 或呼天搶地或破口大罵,
哭喊天地不仁, 兼操總統祖宗三百六十五代的爹娘.

台灣的選舉, 政治, 天災, 人禍都充滿戲劇性,
他們的戲劇性和智利礦災的又不同,
智利人用眼淚用激情, 也用音樂, 色彩同肢體去面對一切,
台灣人耍的是咀皮子,
對罵對質的語言斑斕繽紛, 尖銳潑辣,
既幽默亦刻薄,
極具創意.

語言的操控把玩,
在中國大陸是諷刺時弊的民間力量,
在台灣卻是政客的槍桿子.

日本的深宮怨婦太子妃雅子,
終於在地震N天之後出現,
她和皇后美智子一樣,
端著一張彷彿噴了定型膠水的臉,
機械地點著頭弓著背,
慰問災民,
鏡頭前就這麼一大堆彎腰駝背的木頭人,
而木頭人之中又以日本皇室的木頭最硬最 "木".

最近港台大陸對日本人的民族性都討論得沸沸揚揚,
台灣書店忽然又冒出一大堆日本文化書,
當然日本人的個人壓抑舉世無雙,
而把這種高壓文化詮釋得最淋漓盡致的,
莫過於前幾天久違了的太子妃雅子.

她入宮之前是個眾星拱月的新時代女性,
在莫斯科長大,
在美國唸中學,
哈佛畢業, 通曉五國語言,
立志要成為日本新一代的外交家.

1993年她下嫁德仁時,
日本女權運動者對她曾經寄予厚望,
以為她能夠為汙腐的皇室傳統甚至整個日本社會帶來一股清流,
沒想到這位豐姿綽約, 才華橫溢的亮麗女性,
一入宮廷就立刻枯萎.

戴安娜再怨再恨,
她還有低胸晚裝可以穿,
有誇張的禮帽首飾可以招搖,
有愛滋兒童可以抱,
有情人可以幽會,
有周遊列國去親善的自由.

雅子在宮內廳嚴密的監控下生活,
連回娘家都不可以,
而最讓人折服的是,
十多年來她的整個存在滴水不漏,
以個人的無盡犧牲來成就皇室和國家的端莊顏面,
連一句微弱的呼喊聲,
或者一個求救的表情都沒有出現過.

和雅子那些永恒的素色套裝和珍珠首飾一樣悶出鳥來的日本皇室,
和日本人一樣活在琉璃的世界裏,
真實的聲音隔著屏障和紙紗.

雅子的微笑,
蘊含日本文化的所有精粹,
在木頭深處,
盪漾著非常淒美的漣漪!

.

2011年4月6日 星期三

容顏




我濳心修煉五輩子,
都不可能有這容顏.

那愉悅, 溫暖, 靈秀, 清新, 爾雅,
美得一塌糊塗!

當我踏進桃園一所佛學小書院時,
迎面而來的,
就是這一個完全吸引我所有的視線,
磁鐵一般,
令我無法轉睛,
簡直要用驚嘆來形容的面龐!

是我太凡塵太世俗太匆匆了嗎?
僵硬的焦慮的幽怨的憤怒的面相前後左右滿街滿巷都是.
怎麼會好久好久不曾遇到這種風采呢?

吃中飯時我有幸坐在她身旁,
閒談間知道她是德國海德堡大學的藝術博士,
佛學美學浸淫經年,
難怪言談顧盼,
就是離塵脫俗, 卻又如沐春風!

回家後我不禁仔細端詳自己一番,
幾乎是雖無過犯面目可憎,
對著鏡子張著咀吧大笑抿著咀吧淺笑咧著咀吧微笑,
都無法力挽狂瀾.

相由心生,
我知道我無論如何,
都笑不出那一道晨光,
那一抹氣質,
那一種透心澈肺的溫暖.

"三十歲後要對自己的相貎負責",
好的,
從今以後,
要好好負責.

"為時",
法師說,
"總是未晚!"

.

2011年4月1日 星期五

張國榮



喜歡他,
因為,
他是香港極少數,
從偶像過渡到藝術家的明星

不過他的探索來自對自己的撕裂,
他的藝術才華提煉得愈高, 他的世界愈低沈,
舞台的亮光愈耀眼, 他內在愈晦暗

也因此, 他的過渡未竟全功,
因為永恆的藝術家,
除了能洞悉人生的一切悲涼,
還需要直直的逼視悲涼,
窮極所有去揭露它,
至死方休.

他在過程中無法承受這悲涼的沉重,
一齊墮下.

懷念,
因為唏噓....

.

2011年3月18日 星期五

六合一

二合一洗髮露,
三合一咖啡包,
四合一冷暖器
五合一疫苗,
六合一災難!

今天的日本,
台灣人清楚地看到明日的自己,
昨天立法委員問馬英九,
風災, 雨災, 火災, 核災, 地震, 海嘯,
如果六災齊來,
台灣怎麼辦?

好問題,
地震, 台灣震慣了,
水災風災也沒啥稀奇,
但六合一的災難?
親愛的上帝,
請您替馬總統回答這問題.

這裏有三間核電廠,
小島莞爾,
輻射, 無所逃於天地之間.

這裏四面環水,
美是夠美了,
卻是地瞉不穩的浩瀚太平洋,
海嘯撲來的話,
必然窮凶極惡,
生靈塗炭.

這裏山脈延綿,
早已震得七零八落,
地牛一翻身,
土崩石流,
人畜瞬間就被活埋,
連呼叫都來不及.

最近香港和兩岸都流行的說話,
就是 "連日本都束手, 那我們......."
六合一災難,
在這個大地反撲的公元二千年,
台灣隨時都會發生.

大家忽然意識到,
滅島,
就是這麼一回事,
它很容易想像,
一點都不遙遠, 甚至近在眼前!

剛剛, 鄰居和我站在電梯間聊天,
談到那些核電廠的員工,
她又憂心又傷感,
然後從手提包裏掏出一本聖嚴法師的 "祝福" 小冊子遞給我.

活在天災陰影裏的台灣人,
常有一種無語問蒼天的悲情,
在宿命, 無常中努力明天,
身在台灣,
我第一次強烈感受到,
和極為相近的日本,
天涯若毗鄰,
命運與共!

這幾天,
有四個字, 一直在我心中犖繞:
悲.....
天....
憫....
人....

.

2011年3月12日 星期六

苦中作樂

昨天晚上一場演講,
最後半小時 Q&A 的第一個問題,
是 "如果讓你重新選擇, 你還會生小孩嗎?"

我很怕這種假設性的問題, ,
因為答案非常個人,
對任何人都沒有意義,
但我還是很誠懇地回答:
"不會".

接下來當然是 "為什麼",
三言兩語真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我當然能夠唸經似的告訴大家孩子是多麼的美好,
以及做母親的一千萬種恩賜.

可是, 任何孩子對任何父母,
都是一場修行, 一門功課,
一個盡責的父母就不可能是一個輕鬆的父母,
我是一個 "我執" 嚴重的人,
孩子出生前一直沈溺享樂, 追求刺激, 酷愛自由,
教養孩子所需要的一切,
和我的所有本質相反,
每一個環節都是一道反作用力,
這九年來的育兒經驗,
我告訴觀眾,
我只是 "苦中作樂" !

如果沒有生孩子的話我還有一千個計劃一萬個理想一億個百日夢,
我會再多談幾次戀愛多結幾次婚,
我會在北京或上海閑居一兩年,
我會在歐洲找個浪漫的城市安一個季節性的家,
我會接旅遊出版社的旅行書計劃,
我會開始寫小說,
我會繼續我半途而廢的中大文化研究課程,
我會嘗試潛水學風水學小提琴,
我會到緬甸做一年義工,
我會研究故鄉的風土人情,
我會再次開一個書店.......

不過,
我沒有因為沒法完成文化研究的課程而可惜或後悔,
沒有到緬甸當義工, 令我一直都很喜愛緬甸人,
再開一個書店, 我相信會傾家蕩產,
住在北京上海的話, 有朝一日我可能會飲了甲醇假酒而死於非命.

我喜愛這些白日夢,
心裏十分渴求不同的人生風景,
養兒育女彷彿是一場意外,
但這意外令我也很意外的去發現另一個自己.

如果我能夠活得精彩,
我就能夠當一個精彩的母親,
如果我有什麼才華,
母職就能夠是我發揮的舞台.

我並沒有為孩子們 "犧牲" 了什麼,
事實上, 我覺得口口聲聲為了孩子 ""犧牲" 什麼, "放棄" 什麼" 的說法可怕極了,
尤其是這樣告訴孩子,
真是他們生命中不能承受的沉重!

我也很怕中國父母的 "上一輩子欠債論",
的確,
孩子讓我走在人生的另一條軌道裏,
但我深信無論那一條軌道,
生命都是一種折騰,
父母債兒女債都是屁話連篇,
你欠人人欠你, 加加減減世界總是公平的,
把債算在孩子的頭上,
又是他們另一個沒法承受的沉重!

總之,
在熱愛生命的前題下,
我把孩子給我的一切天天啄磨, 日日省思,
我非常細緻地參與他們的成長,
深刻地感受他們給我一切的喜怒哀樂,
一切的光明與黑暗,
一切得著,
一切失去.

所以,
我沒有去寫小說沒有學潛水沒有去緬甸當義工,
但在雞零狗碎的家務中陪伴孩子的成長,
我還是很豐富很有收穫.

教養是一個參禪的過程,
天使和魔鬼並存,
野獸和美女共舞.

你問我,
育兒苦嗎?

"苦", 我答,

但是誰說過的呢, (莎士比亞?)
"真正的快樂, 只能在真正的痛苦中體現",
孩子是我的苦難,
同時也是我通向天堂的窄門!!!!


.

2011年3月6日 星期日

粗口黨

香港最近吵翻天,
高官一個二個火燒屁股,
立法局裏左一句 "仆街" 右一句 "陷家剷",
擲完水樽擲 "陰司紙",
粗口黨馬屁黨卸膊黨左右為難黨眾聲喧嘩,
刁民蟻民草民隨歌起舞,
無產遊街中產請願!

這個iPad2的大時代,
人人上網上到自閉兼腦殘兼語言障礙,
罵人不用成本不用腦筋,
所以人人開罵,
(包括本網主)
我沒有可憐阿權阿華,
高薪厚祿就要食得醎魚抵得喝,
只是我覺得香港人的政治意識完全未開化,
英國人的議政文化150年來留下一個空殼,
二千年了還吃批鬥謾罵這一套!   

台灣八十年代尾九十年代立法院內天天開片,
"國會戰神" 朱高正暴力問政,
但人家朱sir是個頂尖的知識分子,
法律博士的文憑 Made in West Germany,
他暴力問政的訴求是 "以暴制暴",
因為台灣當年一黨專政, 一黨獨大,
要突圍何其難哉,
他的出位, 具有高超的政治智商,
是深謀遠慮的政治謀略,
他不但動手,
同時也動筆動腦, 策動反對黨,
他每一拳都擲地有聲,
每一句三字經都鏗鏘有力.

相比之下,
社民聯(或什麼力量!)那幾把口真是維園阿伯的下三流貨色,
貧富懸殊官逼民反來來去去三幅屁,
講的人不嫌口臭聽的我也呵欠連連,
朱高正搶咪是有 "堅料" 要講,
而且去到盡,
橫掃"快勞"擲咪飛椅拳腳交加最後扭作一團,
粗口黨口沫橫飛手舞足蹈卻全部 "無料到",
我無數次很有耐性的聽他們吵鬧,
卻完全聽不到他們有任何鴻圖大略真知卓見,
他們罵高官幾十萬月薪廢柴一堆,
自己也不過是把地盤佬的話搬入立法局,
繼而發動紅衛兵式的批鬥,
卻爽盡刁民之心,
香港人的政治水平真是低劣至甚.

其實立法局已經病入膏肓
即使粗口黨是諸葛亮甘乃迪戈爾巴喬夫也無濟於事,
高官們閉門造車,
什麼諮詢都是一場遊戲一場夢,
他們不聽不看事實上也聽不懂看不明,
格鬥議員一點火就全軍覆沒,
然後一副可鄰相等待祖國來 "河蟹" 一番.

不過話說回來,
人人都知道,
香港的社會問題,
罪魁禍首是地產黨,
而地產黨又和馬屁黨夜夜交歡,
所以粗口黨那怕是地盤佬加紅衛兵問政,
還是有其存在的神聖必要!

唉.......

.

2011年3月5日 星期六

手作筆袋

今天早上完成的筆袋,
全部手縫,
才花了一個多小時!

女兒一路陪伴,
她發亮的眼神,
讓我覺得自己是個了不起的


師.......

麻布的天然質感, 素淨的外表

內襯玫瑰花鴛鴦布


再加一朵花, 孩子愛不釋手
 

2011年3月3日 星期四

巴拿馬新鄰居

樓上搬來新鄰居,
太太是巴拿馬人,
先生是美國人,
有一個四歲的小兒子,
一個二十三歲的大兒子,
除了媽媽,
三個男的全部報了學校學中文.

台灣人對老外又熱情又友善,
中國菜又便宜又好吃,
生活機能又方便又靈活,
老外隨便說個外語,
不管是西班牙語意大利語法語德語土耳其土語,
就可以混個日子混口飯吃,
亞洲多姿多彩千奇百怪有滋有味,
很多老外一呆下來就不想走.

可是這個家庭有嚴重的適應問題,
因為這四個人,
從四歲到五十歲,
全部都有潔癖.

原因很簡單,
在巴拿馬, 一個外傭的月薪只是140美元,
那個二十三歲的兒子,
這一輩子從沒有洗過一隻杯子,
那個媽媽,
也從來不需要替孩子餵食洗澡,
他們一到台灣就嚷著要請傭人.

"對不起! " 我說.
"這不是一個滿街外傭的國家,
要請外傭, 請去香港, 但你們得學廣東話,
you know, Jackie Chan 的廣東話, 不是普通話."

廉價外傭真是一個災難,
她們解放了婦女,
尤其是才華橫溢的職業婦女,
但卻製造了無數的生活白痴,
以及莫名其妙的潔癖病患.

這個家庭,
搬入新居的第一天告訴我,
那房子穢得是狗住的,
但原來比我家乾淨一百倍,
他們抱怨那些電燈泡從來沒有清潔過,
窗簾和窗簾桿滿佈灰塵,
陽台有鴿子大便....

燈泡壞了就換,
誰有功夫天天扛椅子去擦天花板的燈泡!
窗簾? 我上次是什麼時候洗的? 忘了,
窗簾桿? 過年時好像抺過,
鴿子大便? 我家多得可以堆肥種樹.
對了,
我就是那些穢亂的中國人印度人或者亞洲人.

二千年是一個潔癖的年代,
什麼細菌什麼病毒什麼 H1Y2 N5K6,
生活白痴不關我的事,
潔癖的朋友卻是個負擔,
我的家是狗窩,
我的車子是垃圾崗,
讓他們到狗窩或者垃圾崗總是過意不去!

我不喜歡中庸,
中庸常常是平庸, 悶蛋,
所以政治上我中間偏右,
思想上我東西偏東,
行為上我剛柔偏剛,
衛生上我合格偏穢!
人生的尺碼,
生活的酸鹼度,
自在就好,

生活白痴的話就沒有資格潔癖,
又潔癖又生活白痴的人肯定為害人間!
所以縱使孩子學齡前讓我四分五裂,
外傭
卻總不是我生活裏的一杯茶.

.

2011年2月25日 星期五

我來自潮洲

香港的首富是潮洲人,
原來首惡也是,
新義安是潮洲幫,
潮洲人不但佔了香港上市公司的五分之二,
還包辦了東方報業, 三聯出版, 英皇娛樂,
黑道白道黃道樣樣包抄.

我上一輩子大概作惡多端,
這一輩子做個純種潮洲女子,
受盡傳統潮洲父母重男輕女,
以及諸多可惡傳統和迷信習俗的折磨.

幸好潮洲人愛發財, 愛做生意, 愛闖天下愛移民,
是中國第一僑鄉,
於是第二代華僑即是我輩之流,
能夠被番邦同化,
有機會向文明進化,
雖然我的大姐還有潮洲女人的三從四德, 克勤克儉,
但哥哥弟弟們已經沒有半點潮洲佬的影子,
本姑娘更加是驕縱跋扈,
應該是被性別岐視之後的心理障礙.

我每十九年去一次潮洲.
這個春節是我生平第三次回鄉,
第一次是1973年的毛主席批鬥年代,
路有餓死骨,
第二次是1992的飛躍年代,
人人躁動, 個個奮進,
第三次是2011的富貴年代,
親戚們戶戶豪宅, 餐餐鮑魚.

從潮洲回來之後這兩個星期,
我一直對自己身體內流淌著的這個卑俗血緣, 賤視不已.

從我的父母輩和以前聚居的潮洲鄉里鄰居身上,
我清楚地看到很多潮洲人之所以在七八十年代發跡的原因,
他們無疑克苦, 耐勞, 勤儉, 守信, 講義氣, 重情義,

可是, 在這個發達秘芨裏,
卻是一種粗鄙和赤祼的動物性,
這一種動物性,
讓我在外婆的一百歲大壽,
百多個親戚的陣容裏,
感到潮洲人的人禍,
潮洲人作為富商的可厭.

中國在這個發燒狂飆的年代裏,
潮洲人大概是最具有置產發達聚財的頑強意志,
而且以這個作為全部的生命意義, 任務, 主題和結論,
四十年滄海桑田,
由飢餓到暴發,
潮洲人 (或者大部份中國人) 在吃飽穿暖中計算明天,
我住在親戚的豪宅裏,
一到步剛坐下來吃潮洲功夫茶,
就被連翻追問我老公一個月薪水多少,
在香港和台灣買了多少套房子.

那一個星期,
我們兄弟姊妹分別住在不同的豪宅裏,
卻被相同的金錢問題周旋, 苦不堪言,
二千年大國崛起的中國令全世界側目咋舌,
大國崛起裏的潮洲更是草木皆錢,
所有的文化命題, 社會符號, 政治意義,
都全部濃縮到這個唯一的標竿裏.

香港的首富是潮洲人, 泰國的首富是潮洲人, 新加坡的華人首富是潮洲人, 越南的華人首富是潮洲人, 法國的華人首富是潮洲人, 澳洲的華人首富是潮洲人, 加拿大的華人首富是潮洲人.....

我來自潮洲,
作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