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起香港 輾轉台灣 情迷德國 沉澱澳洲 未捨英倫
看一次花開
等一次花落
一個香港人的隨風脈動

2009年12月12日 星期六

村上春樹和張國榮

一個當紅日本作家, 一個自殺的香港藝人,
他們有什麼關係?
沒有, 半點也沒有.

只不過是, 我是他們的fan屎,
即是說, 村上叔叔出的所有書, 哥哥唱的所有歌, 演的所有戲,
我都照單全收, 有殺錯, 無放過,
'迷'嘛, 就是這麼一回事.

村上春樹的新書1Q84,
據說在日本第一個月狂銷200萬冊.
台灣翻譯的中文版最近上市,
但從九月開始, 就一再看到它的促銷廣告,
還未翻譯好就大肆炒作,
預訂七折,
鼓動村上熱潮.

每次在書店, 看到1Q84的宣傳海報就牙癢癢,
因為還沒出來, 沒法打書釘,
所以完完全全陷入這個行銷的圈套裏,
一方面百般期待,
另一方面又恨自己一窩蜂趕村上潮,
於是每進一回書店, 就掙扎訂還是不訂,
前幾天終於忍不住淘腰包訂書,
邊付錢邊心裏嘀咕,
區區幾百塊台幣,
村上迷就是村上迷, 何必忸怩作態呢,
和自己的心癮過不去,
真是無聊頂透.

宣傳廣告說1Q84是村上寫作三十年來的磅礡之作,
一看那厚厚的兩大冊, 就知氣勢不凡,
村上無論長, 中, 短篇, 散文雜文都極富魅力,
兩大冊當然是氣勢澎湃的作品,
不過也不是長就有本事'磅礡'.

在香港, 春樹流從未出現過,
在台灣, 哈日族較多,
除了動漫畫外, 日本翻譯小說一直都很受歡迎,
我在台灣如魚得水,
即或是二手書店,
村上的書總是整整齊齊的一大櫃,
當然, 三島由紀夫, 渡邊淳一等也一定少不了.

村上的小說, 故事性強, 總帶有濃濃的都市孤寂感,
但又相當抽離, 而且常有一種很恬淡的幽默和機智,
加上文字典雅婉約,
很對我的胃口,
我是那種高不成低不就的讀者,
張小嫻九把力無論怎樣都看不下去,
高行健之類又真是勉為其難,
是責任而不是享受.

日本小說之所以吸引我,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文字,
日文的漢字, 在中文翻譯的時候,
常常是原文借用, 很有中日雜交的趣味,
簡單如一個人名, 例如挪威的森林裏的'渡邊君',
好一個'君'字, 讀起來就有無窮韻致,
再舉個簡單的例子,
像我們常常看到的'賞味期限',
這'賞味', 就清亮玲瓏, 比我們的'食用期限', 真是高明一百萬倍.
加上日本人的說話方式,
令我這個中國人看日本小說時,
特別感覺到一種和式的精緻.

那麼張國榮又怎樣了?

由村上扯到哥哥真是無厘頭,
作為唯一讓我傾倒的藝人, 卻轟然了斷萬丈星光的半生,
令我好不心酸.
雖然日本文化人如作家芥川龍之介,
因為知性主義的敗北而自殺的真不少,
但看完村上的跑步文章之後,
對他這個三項鐵人其實很放心,
他自殺的賠率極小.

唉, 張國榮真是一世英明,
橫死豎死都不該選擇跳樓,
我不知道自殺的方式那一招會比較優雅,
三毛上吊大概也不會好看到那裏,
但總比從廿四樓飛墮中環大街, 腦漿塗地體面一些.

他死了這些年我一想起還是心有戚戚然,
那種演藝的才華, 那種社會角色和自我追尋的張力,
豈是一般的名星歌星的貨色,
他愈後期的戲愈帶有濃烈的自我探索色彩.

好些年我都在中環出入,
分別在文華和太古遇過他兩次,
兩次都是白色的休閒西裝,
渾身上下都是古典哥兒的味道,
一種非常華麗, 抑鬱而倨傲的'星味',
我大刺刺的盯著他看,
肆無忌憚的欣賞他那'十二少'的舉手投足,
是徹頭徹尾的風采.

中文大學的洛楓, 寫了<禁色的蝴蝶-張國榮的藝術形象>一書,
從文化研究層面解構張國榮, 我看得非常過癮, 也很難過,
終歸有學者能夠以文化評論的能力, 展現張國榮才情深邃的一面,
也說明自己'迷'他的原因.

還好, 生活裏頭有村上和張國榮,
才會有我這種Fan屎笨蛋,
1Q84? 什麼東西?
買吧!
還需要什麼理由呢!

1 則留言:

嵐山 提到...

您好!

我是夢雅的朋友的朋友,(我亦見過夢雅兩次), 我現在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系的兼讀碩士生,我的研究是有關村上迷為何​愛看村上小說。我已經訪問了20多位來自香港、廣州及上海的村上​迷,但仍需訪問更多的村上迷。誠意邀請您接受我的訪問,讓我能瞭​解您第一身的閱讀經驗。若您能抽空跟我分享你的閱讀心得,務請與​我聯絡。我的電郵地址為zhaowen_hk@yahoo.co​m,手機為9093 5032。若您想瞭解我的研究後才決定是否接受訪問,亦歡迎與我​聯絡。

謝謝您!

譚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