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起香港 輾轉台灣 情迷德國 沉澱澳洲 未捨英倫
看一次花開
等一次花落
一個香港人的隨風脈動

2009年12月7日 星期一

一百個生字

去年六月在香港,
還沒有作出來台灣華德福的決定,
因為兒子要升小一, 好奇問一位媽媽朋友,
一般香港小孩, 小一入學前, 大概認識多少個中文字,
她即時從她女兒的書包裏, 翻出一疊字咭,
她說她女兒的學校是 “一般” 的屋村幼稚園,
(這個 “一般” 的意思, 可圈可點,
姑且說是普普通通吧.)

那是她的第三組字咭, 每組三十多個字,
即是說, 她女兒大概認識一百個字.

‘老天….’ 我即時慘叫.
我的兒子每天在山裏捉昆虫在河裏捉蝦捉魚,
除了勉強認得自己的名字外, 大字不識一個,
這一百真是天文數字,
識飛也邊長莫及.

她看我吃驚的樣子, 比我更吃驚,
‘你怎麼可能完全沒概念呢? 太離譜了吧. 如果K2開始寫字, 到K3寫了兩年, 沒有一百個也至少有幾十個吧!’
說的也是, 我的腦筋不知怎的, 有一部份殘廢了,
到了臨升小學的暑假才意識到這問題,
別的媽媽大肚時已經在想直資啦, 一條龍啦, 叩門啦這些東西.
我怎會如此後知後覺呢?
說實在的, 是我的意識在逃避, 一逃避自然就徹底忘記.

所以去年暑假, 我惆悵極了,
我恍然發覺, 我那個山中兒子, 有 ‘銜接’ 的問題,
他知道獨角仙的品種, 他認得金腳帶飯剷頭, 也明白茄子喜愛陽光, 紫蘇葉可以做美味的pesto醬,
不過, 他不會寫天地人, 不會寫一二三,
老爸說暑假要惡補, 認得多少得多少….

結果, 和兒子報了國際學校,
但一念之間, 決定來台灣的華德福學校,
那時已經是八月初,
百分之一百是臨陣退縮, 而且很有落荒而逃的感覺.

香港小一入學是五歲八個月, 台灣是六歲,
我的兒子九月八日出生, 差八天,
結果在台灣要 ‘留級’讀幼稚園,
我高興極了,
台中這個地方, 很符合我 ‘慢活’的生活節奏,
兒子留級, 更符合我‘慢學’ 的教育原則….
‘跳級’嘛, 留給質優傑神童輝吧,
我深信, 人生是一場超級馬拉松,
那些贏在起跑點上的小孩, 我看未到終點已經累死了.

就這樣的誤打誤撞, 我的兒子得以在華德福幼稚園的童話和夢幻氛圍裏,
讓那過於理性和思考的個性,
稍稍調整,
一年下來, 變得比較圓潤, 鬆軟.
想像的世界, 也隨著班裏十分天真的同學和三歲的妹妹,
重新舒展了不少,
也讓他個性裏的許多焦慮和不安, 得到釋放.
結果‘留級’這一年, 有不少療愈的效果,
令我喜出望外.

今年九月, 他足七歲了, 升上原校的小一,
他開始認字了,
坦白說我對年幼的他在知性方面的教育, 一無所求,
幼稚園一定要玩, 總之要從早玩到晚,
小一吧, 繼續玩也可以,
不過我選擇了華德福,
固然知道學校會為他舖排一條什麼樣的學習道路,
'玩' , 其實充滿內涵和智慧.

儘管如此, 小一開學之後某一天,
他帶回家的課本,
還是讓我非常驚喜和感動,
課本是他自己製作的,
學校沒有用教科書,
所有的學習內容, 都由孩子自己親手繪畫,
他白天在課室裏, 用毛筆寫了當天老師教的中文字,
回家再練習多寫幾個, 一般只是二三個左右,
之後就畫背景的圖畫, 很明顯老師沒有任何規定的內容,
他總是很隨性但很專注, 也畫得興味盎然.

透過製作自己的課本, 他和他學到的每一個中文字,
充滿感情的連結, 而且用顏色的美感去沈澱,
他的中文用毛筆啟蒙,
因為在這個e世代裏,
每一個孩子都很快會進入鍵盤的敲打世界,
而中國文字的內涵, 以毛筆進入最能直觀神粹, 了然於心,
在孩子'用筆寫字'的有限日子裏, 學校選擇了毛筆,
讓我十分讚嘆和感激,
兒子的一筆一劃, 流動的不只是'文字', 還有文化!

在這個講求效率的粗糙年代,
教育只能量化,
兒子小一已經快一個學期了,
距離一百個生字還是遙遠得很,
他在香港的同儕把他遠遠拋離,
可是, 我看到什麼呢?
是的, 兒子的中文字, 學得幽雅, 細緻,
兒子的中文字, 學得充滿他作為兒童的天真和好奇,
他的學習, 發乎情, 止於美,
他的文字, 能內化, 能轉化,
他的中文, 會舖陳故事, 會延續文化的生命.

他的起跑很慢, 甚至根本沒有跑,
他還在建構自己強健的雙腿,
作為媽媽, 看著他慢慢整裝自己時,
我非常快樂,
因為我看到他在準備人生, 而不是慌張地突然要起跑人生,
一百個生字在香港時讓我很惆悵,
一百個生字現在讓我很期待,
因為伴隨而來的,
有美麗的圖畫,
有小腦袋的跳躍,
是一種
學..習..之..美....



1 則留言:

STAR – STEINER TUTORING ASSOCIATION AND RESEARCH 提到...

太好了, 非常感動喔!!
如果香港多一些容許慢而穩的家長, 華德福教育在港不會落得如此田地!!
努力! 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