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過節,
都有香港朋友來訪.
這個聖誕假期,
有兩個帶著孩子的家庭來我家作客,
我本來很討厭那些把孩子互相攀比的家長,
但因為認識這幾個孩子一段日子了,
看見他們的成長, 轉變,
還是讓我暗地裏十分無奈, 十分婉惜,
也對自己的教養方式和態度, 更加堅持.
對於他們,
我的兩個孩子太幼稚了,
居然還玩煮飯仔 (辦家家酒), 洋娃娃,
也土得不像話,
沒有ipad不止, 還在耍扯鈴, 踢毽子, 跳橡筋繩, 踩高蹺,
當然也比香港落後得太多,
沒有去過迪士尼樂園,
甚至不太知道米奇老鼠.
還有,
我的家雖然很大,
但玩具很無聊很沒趣,
一大堆不明所以的木頭, 布偶, 貝殼, 種子, 棉麻布料和繩子....
沒有名堂也不知道拿它們如何是好,
孩子們手作的陶器, 木器, 布藝, 編織, 各式各樣的DIY,
也單調得無以復加, 很多連顏色, 甚至形狀也沒有!
台灣的休閒農場和庭園餐廳多如天上繁星,
是親子的好去處,
但朋友的孩子,
劈頭就問我,
" 嗰度有mud野好玩? "
(那裏有什麼好玩的?)
我瞪著他們,
咀嚼著這一句 " 有mud野好玩" ,
是的,
他們要 "玩",
可是,
到底什麼是 "玩"?
接待朋友的孩子,
愈來愈有壓力,
之前他們還小,
有爸媽就好了, 那裏都可以, 那裏都好,
而現在,
他們要被 Entertained,
和大人一樣, 要新奇, 要特色!
這兩個家庭的母親都是我的好朋友,
一定會看到這篇文章,
所以我必須請他們原諒我的一切判斷和感覺,
但我還是要坦白說,
他們的孩子,
有著都市化孩子的典型特質,
很粗糙,
腦子裏塞滿垃圾.
他們的粗糙,
在在表現於他們和周遭環境的互動方式,
他們逐漸成為一個被動的 Receiver,
失去觀察, 發現, 消化, 再參與, 再創造的能力,
更枉論對一隻雞或者一個檜木桶,
賦予新的想像, 新的意義.
他們腦子裏塞滿的垃圾,
佔據了想像的空間,
於是一隻雞和一個檜木桶,
就是一隻雞和一個檜木桶,
已沒有隙縫聯想到什麼, 轉化為什麼,
他們要 "玩",
要有 "東西" 讓他們看著 "過癮",
就像抽大麻喝咖啡, 得有某些直接的 "興奮" 感覺.
我的女兒一直跟著那隻雞,
跟到不知所踪,
找到她時,
她說牠紅紅的臉蛋和喔喔叫很高興,
可能窩裏剛下了蛋,
她得找找看.
兒子覺得檜木桶不可能不漏水,
他在桶子旁推敲了半天,
要找出它的組合秘訣和破綻.
我不認為他們倆研究雞和檜木桶很了不起,
作為孩童,
他們只是在做孩童該做的事,
他們"主動"地去發掘他們的發現,
"主動" 地尋樂子,
"主動" 地讓一切 "好玩".
我更不認為他們倆個性完美突出,
事實上剛好相反,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兒子的偏執, 和我的剛愎,
絶對是一場痛苦的碰撞,
加上我個人的際遇,
讓我當母親的經驗充滿挫敗和沮喪,
育兒路上荊棘滿途.
只不過,
世界很大, 很寬廣,
孩子有很多種成長方式,
我在一個狂飆的社會裏,
選擇了一種緩慢, 細緻, 簡單的方式,
這和我身在何方沒有關係.
(事實上, 我在香港有更好的居住環境, 更容易得到的一些我很care的教育元素)
經驗孩子,
讓我在他們身上, ,
發現了許多本質性東西,
於是, 努力保持這些基本的特質,
就成為了我育兒的主題, 和全部目的.
我總是活在當下,
對孩子的未來, 完全沒有打算, 更沒有圖像,
不過先生的工作和我之前從事的綠色運動,
令我對世界的將來, 審慎悲觀.
地球環境的惡化,
令我相信,
孩子倆有一天要拾荒為生也不足為奇,
但我卻也深信,
若這一天真的到來,
他們可以在檢拾破銅爛鐵的過程中,
細細體味生命中非凡的意義,
而我現在要努力的,
是要保守他們與生俱來的意志力,
在這種險惡的生活重擔裏,
有扛著沉重包包, 一步一步回家的
所
有
能耐.....
.
5 則留言:
"對自己的教養方式和態度, 更加堅持." You are setting a good example!!
Keep it up.
雖然攪不清你說的甚麽「生命非凡的意義」甚麽「與生俱來的意志力」,太深奧了,但甚為認同你的方向!以我世俗掍食的看法,這正是Daniel Pink「未來在等待的人材」書中提到未來人材的一些特質:好奇主動,懂發問探索,富幻想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眾港孩,即使名校畢業,學業成績優秀,會計師,工程師,IT等,在職場的前途,也不一定樂觀。因為很多技術性的「專業」已靜悄悄地潾為「工種」,也慢慢的被廉價取代了。其一是發展中國家如中國和印度,其二是資訊革命的電腦,這在美國最明顯,美國的經濟指標不錯,但失業率高企,因為工作外移(到外國)和內移(到電腦)。需要創造力和幻想力的工作才不易代替!
What an excellent remark! Thank you Joyce.
那些"非凡意義", "與生俱來的意志力"....都是舞文弄墨的文藝腔廢話. 你說的"未來在等待的人才"才是重點!
Janet, 我這個example只有部份可取!不過這一兩年看孩子,的確有種輕舟已過"千"重山的感覺. (又吊文藝腔了,無藥醫,haha)
很精彩!
我受自然學校朋友的影響下,明白你那種給孩子'自然'地成長的必要。
雖然我這個完全在城市長大的媽媽正在不斷提醒自己要給兒子'自然地'長大的空間,但周圍不太自然的媽媽的確給了我很多壓力和比較,令我差點兒把兒子帶回可怕的主流方向。
看著你那十分清楚而堅定的態度,還寫下這篇文章,令我感到十分舒暢。
我也要堅持到底!
太陽
太陽, 真好,能有您們這些"堅持"的媽媽. "主流"(很概括地說)的孩子,最明顯的是sense of wonder 的高速消失,replace 的是滿腦子的資訊垃圾."不與人同"需要勇氣,但原來很快很快,您就會很容易察覺到,您的孩子,有真正的quality!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