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常常在我的垃圾回收桶裏東翻西找,
那是他DIY素材的寶庫,
有一天,
他把幾個塑膠瓶的蓋子拿走.
我很喜歡他東拼西湊的創作,
從來都不會干涉,
那怕是他把幾個顏色玻璃瓶打破再重新組裝的馬賽克傑作.
不過這幾個蓋子,
卻演變成我幾個星期的家務苦難!
我的冰箱上層冰格,
除了我的水餃饅頭湯圓,
開始出現一個個小蓋子,
由最初幾個變成後來幾十個,
我拿食物時經常不小心碰跌這些蓋子,
不得不把食物整理,
讓這些小蓋子像烤小蛋糕的放在一個烤盤裏.
剛開始兒子把各式各樣的液體諸如花生油, 醋, 水彩, 洗髮露, 川貝枇杷膏, 白膠漿, 米酒, ......等放進小蓋子冷凍,
慢慢他加入鹽, 泡打粉, 泥沙, 芝麻湯圓, 茶仔粉, 玻璃彈珠, 羊毛線, 種子.....
之後他又放進顏料, 和各種液體固體的千奇百怪組合.
這個實驗令兒子進出廚房和開冰箱的頻率史無前例的比我高,
他對這些蓋子裏的東西,
到底能不能凝固,
要多久才凝固,
凝固成什麼模樣等等忙個不休,
之後,
又對它們溶解時
化成各種顏色, 各種手裏的質感, 冰涼感覺, 和溶解時的變化過程等等更是興致昂揚.
我的冰箱足足六呎高,
所以他端了一把椅子放在冰箱前,
我每開一次冰箱,
就要端一次椅子,
我叮嚀他搞完小蓋子要把椅子搬開,
但他總是要加油添醋的沒完沒了,
我只好放棄,
他不停開冰格,
我不停端椅子!
到第二階段溶解時,
廚房地板, 灶台, 餐桌, 他的衣服, 榻榻米, 沙發, 書枱.....
一小潭或黏乎乎, 或五顏六色, 或油膩.... 的不知名東西無所不在,
有一天我踩著一團冰涼的物體,
他說是泡在他小便裏的麵包!!!
每天端幾十次椅子,
多做三倍的清潔家務,
能夠不抓狂,
不是因為我要培養小小愛因斯坦而勉強忍辱負重,
我沒有那麼偉大和寬容,
而是我太喜愛他做實驗時的臉容, 眼神,
他熱切, 專注和投入的樣子.
常常,
他全神貫注的看著他的小蓋子,
我全神貫注的看著他,
渾然忘我的,
是他不斷的發現,
也是我莫名的感動......
.
源起香港 輾轉台灣 情迷德國 沉澱澳洲 未捨英倫
看一次花開
等一次花落
一個香港人的隨風脈動
2011年4月21日 星期四
2011年4月15日 星期五
台中的李安
前幾天經過李安的片場,
好奇的繞了一圈,
保安十分嚴密,
怎樣也看不出半點兒頭緒.
這一位台中的貴客,
無論狗仔記者如何追訪,
都不肯透露新片的半點風聲,
台中幾億元的片場裏,
到底什麼葫蘆賣什麼葯,
恐怕要這部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上畫後才會知曉.
我很喜歡李安,
不過是早期的李安,
和張藝謀一樣,
導演紅了大老闆就來了,
就像女人一有錢就花枝招展,
搞大卡士大場面大陣容大製作,
現在再來個高科技,
"少年Pi" 據說很奇幻, 很3D, 有很超現實的尖端電腦特效,
李安花很多心力去搞商業化的美術元素,
再結合電腦科技把這些商業藝術搞得眩目, 耀眼.
也許是我品味老土,
李安最叫我回味的,
是早期的飲食男女, 喜宴, 推手等低成本寫實電影,
它們不是大悲大喜大智慧的浩瀚經典,
卻是雜味紛陳的人性小品,
雖然每部電影都略嫌擁擠, 分線太多內容太貪心,
但小哀小愁的討價還價,
別是一種細緻人情的李安式格調.
不過這種李安式的格調一碰到錢就散架,
那是一條不歸路,
金錢的揮霍處處要觀眾極盡視聽之餘,
眼神經腺, 耳膜和心臟都要受到刺激和震撼,
少年Pi這種劇本一看就是徹頭徹尾的商業電影貨色,
神秘的印度情調,
曲折的歷險海上旅程,
人獸的抖葛,
再來點宗教哲理等等,
在在都是賣座商業電影的元素,
再加上什麼3D 4D,
由一開始就讓我提不起興趣.
卧虎藏龍, 色戒, 斷背山都是好電影,
但那一種好法已經是珠玉滿盤的華麗,
躲在台中片場搞神秘搞震撼的李安,
有荷里活大導的一切光采,
卻失去了一種韻味,
一種雲淡風輕, 點石成金的說書人韻味,
高成本的製作,
讓他的一筆一劃, 一雕一琢
都太著痕跡了.
.
好奇的繞了一圈,
保安十分嚴密,
怎樣也看不出半點兒頭緒.
這一位台中的貴客,
無論狗仔記者如何追訪,
都不肯透露新片的半點風聲,
台中幾億元的片場裏,
到底什麼葫蘆賣什麼葯,
恐怕要這部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上畫後才會知曉.
我很喜歡李安,
不過是早期的李安,
和張藝謀一樣,
導演紅了大老闆就來了,
就像女人一有錢就花枝招展,
搞大卡士大場面大陣容大製作,
現在再來個高科技,
"少年Pi" 據說很奇幻, 很3D, 有很超現實的尖端電腦特效,
李安花很多心力去搞商業化的美術元素,
再結合電腦科技把這些商業藝術搞得眩目, 耀眼.
也許是我品味老土,
李安最叫我回味的,
是早期的飲食男女, 喜宴, 推手等低成本寫實電影,
它們不是大悲大喜大智慧的浩瀚經典,
卻是雜味紛陳的人性小品,
雖然每部電影都略嫌擁擠, 分線太多內容太貪心,
但小哀小愁的討價還價,
別是一種細緻人情的李安式格調.
不過這種李安式的格調一碰到錢就散架,
那是一條不歸路,
金錢的揮霍處處要觀眾極盡視聽之餘,
眼神經腺, 耳膜和心臟都要受到刺激和震撼,
少年Pi這種劇本一看就是徹頭徹尾的商業電影貨色,
神秘的印度情調,
曲折的歷險海上旅程,
人獸的抖葛,
再來點宗教哲理等等,
在在都是賣座商業電影的元素,
再加上什麼3D 4D,
由一開始就讓我提不起興趣.
卧虎藏龍, 色戒, 斷背山都是好電影,
但那一種好法已經是珠玉滿盤的華麗,
躲在台中片場搞神秘搞震撼的李安,
有荷里活大導的一切光采,
卻失去了一種韻味,
一種雲淡風輕, 點石成金的說書人韻味,
高成本的製作,
讓他的一筆一劃, 一雕一琢
都太著痕跡了.
.
2011年4月9日 星期六
木頭的淒美
馬英九和馬太,
看日皇夫婦和德仁夫婦探望災民的新聞,
一定羨慕得牙癢癢.
台灣總統, 無論是阿扁阿圓阿九阿四,
救災救得再好或再爛,
同一個場景時,
總會有大叔大嬸, 或呼天搶地或破口大罵,
哭喊天地不仁, 兼操總統祖宗三百六十五代的爹娘.
台灣的選舉, 政治, 天災, 人禍都充滿戲劇性,
他們的戲劇性和智利礦災的又不同,
智利人用眼淚用激情, 也用音樂, 色彩同肢體去面對一切,
台灣人耍的是咀皮子,
對罵對質的語言斑斕繽紛, 尖銳潑辣,
既幽默亦刻薄,
極具創意.
語言的操控把玩,
在中國大陸是諷刺時弊的民間力量,
在台灣卻是政客的槍桿子.
日本的深宮怨婦太子妃雅子,
終於在地震N天之後出現,
她和皇后美智子一樣,
端著一張彷彿噴了定型膠水的臉,
機械地點著頭弓著背,
慰問災民,
鏡頭前就這麼一大堆彎腰駝背的木頭人,
而木頭人之中又以日本皇室的木頭最硬最 "木".
最近港台大陸對日本人的民族性都討論得沸沸揚揚,
台灣書店忽然又冒出一大堆日本文化書,
當然日本人的個人壓抑舉世無雙,
而把這種高壓文化詮釋得最淋漓盡致的,
莫過於前幾天久違了的太子妃雅子.
她入宮之前是個眾星拱月的新時代女性,
在莫斯科長大,
在美國唸中學,
哈佛畢業, 通曉五國語言,
立志要成為日本新一代的外交家.
1993年她下嫁德仁時,
日本女權運動者對她曾經寄予厚望,
以為她能夠為汙腐的皇室傳統甚至整個日本社會帶來一股清流,
沒想到這位豐姿綽約, 才華橫溢的亮麗女性,
一入宮廷就立刻枯萎.
戴安娜再怨再恨,
她還有低胸晚裝可以穿,
有誇張的禮帽首飾可以招搖,
有愛滋兒童可以抱,
有情人可以幽會,
有周遊列國去親善的自由.
雅子在宮內廳嚴密的監控下生活,
連回娘家都不可以,
而最讓人折服的是,
十多年來她的整個存在滴水不漏,
以個人的無盡犧牲來成就皇室和國家的端莊顏面,
連一句微弱的呼喊聲,
或者一個求救的表情都沒有出現過.
和雅子那些永恒的素色套裝和珍珠首飾一樣悶出鳥來的日本皇室,
和日本人一樣活在琉璃的世界裏,
真實的聲音隔著屏障和紙紗.
雅子的微笑,
蘊含日本文化的所有精粹,
在木頭深處,
盪漾著非常淒美的漣漪!
.
2011年4月6日 星期三
容顏
我濳心修煉五輩子,
都不可能有這容顏.
那愉悅, 溫暖, 靈秀, 清新, 爾雅,
美得一塌糊塗!
當我踏進桃園一所佛學小書院時,
迎面而來的,
就是這一個完全吸引我所有的視線,
磁鐵一般,
令我無法轉睛,
簡直要用驚嘆來形容的面龐!
是我太凡塵太世俗太匆匆了嗎?
僵硬的焦慮的幽怨的憤怒的面相前後左右滿街滿巷都是.
怎麼會好久好久不曾遇到這種風采呢?
吃中飯時我有幸坐在她身旁,
閒談間知道她是德國海德堡大學的藝術博士,
佛學美學浸淫經年,
難怪言談顧盼,
就是離塵脫俗, 卻又如沐春風!
回家後我不禁仔細端詳自己一番,
幾乎是雖無過犯面目可憎,
對著鏡子張著咀吧大笑抿著咀吧淺笑咧著咀吧微笑,
都無法力挽狂瀾.
相由心生,
我知道我無論如何,
都笑不出那一道晨光,
那一抹氣質,
那一種透心澈肺的溫暖.
"三十歲後要對自己的相貎負責",
好的,
從今以後,
要好好負責.
"為時",
法師說,
"總是未晚!"
.
2011年4月1日 星期五
張國榮
喜歡他,
因為,
他是香港極少數,
從偶像過渡到藝術家的明星
不過他的探索來自對自己的撕裂,
他的藝術才華提煉得愈高, 他的世界愈低沈,
舞台的亮光愈耀眼, 他內在愈晦暗
也因此, 他的過渡未竟全功,
因為永恆的藝術家,
除了能洞悉人生的一切悲涼,
還需要直直的逼視悲涼,
窮極所有去揭露它,
至死方休.
他在過程中無法承受這悲涼的沉重,
一齊墮下.
懷念,
因為唏噓....
.
訂閱:
文章 (Atom)